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
蔡潇彬;
摘要(Abstract):
本文认为,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微观层次的变迁动力源泉理论、中观层次的制度变迁方式理论和宏观层次的制度变迁路径理论。在微观层次上,诺斯突出了相对价格变化及偏好变化对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在中观层次上,诺斯考察了组织借以实现制度变迁的两种方式,即知识发展与持续互动;在宏观层次上,诺斯考察了形塑不同经济体之迥异制度发展与变迁路径的重要因素,即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分析,诺斯建构了具有浓厚经济学色彩的制度变迁理论。在分析其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了其理论贡献与理论缺陷。
关键词(KeyWords): 诺斯;制度理论;制度变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蔡潇彬;
DOI: 10.13658/j.cnki.sar.2016.01.01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 [美]保罗·皮尔逊:《时间中的政治》,黎汉基、黄佩难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 [美]弗利南德、阿尔弗德:《把丰}会因素重新纳人研究之中:符号、实践与制度矛盾》,载鲍威尔等:《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 [美]詹姆斯·利一尔曼:《丰}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丰}会利一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 [美]切斯特·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王永贵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 [美]约翰·坎贝尔:《制度变迁与全球化》,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 [美]W·理查德·斯利一特:《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高俊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 [美]W·理查德·斯利一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姚伟、王黎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Akerlof, George A. 1970,“'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ative L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1.84,no. 3,pp488一500.
- Arrow, Kenneth ,J. 1963,Social Choice and lndividual Values, 2d ed. New lleaven; Yale Gniversity Press
- Arthur, W. Brian, 1994,l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Coase, R. H. 1937,"The Nature of the Frm,”Economica, Vo1.4,no. 16,pp. 386一405.
- Commons, ,John R. 1924,The Legal foundation of Capitalism. New York; Macmillan
- David, Paul, 1985,”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FR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5,pp. 332一337.
- Hart, Oliver and Bengt llolmstrom. 1987,“The Theory of Contracts,”pp. 71一155 in Advances in Economic Theory; Fifth World Congress. Edited by T. Bewley. Combridge Gniversity Press
- Holmstrom, Bengt, 1979,“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0,no. 1,pp.74一91.
- Knight, Jack, 1992,lnstitutions and Social Conflict, Cambridge; Cambridge Cniversity Press
- (1)这种不准确性指的是认识并不能完全反应客观环境,这并不必然指该认识是错误的,而是显示了这种认识对客观环境的偏离。
- (2)这里的制度绩效指的是制度在解决生产与协调问题方面的有效性。
- (3)当然,这种社会的长期发展包括了制度本身的发展,这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有一定程度的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