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先生”《汇选商孟和那庵全集》引发的思考Some Thoughts over “A Selection of Complete Works of Shang Mei” by “Six Scholars”
魏宁楠,陈庆元
摘要(Abstract):
入清后,钱谦益视钟惺竟陵诗为诗妖,有亡国征兆,其措词之严厉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罕见;看起来似乎钱谦益从来就和钟惺竟陵水火不相容。其实,晚明时期他们相处和睦,还曾经有过一段"联袂"选商梅诗的经历。万历年间,商梅结识钟惺,尽弃之前所作诗,自称楚派;经钟惺等介绍,又与钱谦益交往至密。商梅《汇选商孟和那庵全集》由曹学佺、钟惺、钱谦益、谭元春、冯元飏及李瑞和等"六先生"汇选,说明他的诗受到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诗歌观念的诗人的喜欢或接受。文学现象是复杂的,文学批评家的观念可能随着时间的改变、特别是时代的变易发生变化;诗歌观念不同的批评家,也不见得从来就是"敌人"。
关键词(KeyWords): 闽人楚派商梅;钱谦益;钟惺;汇选商孟和那庵全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曹学佺与《十二代诗选》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6ZDZ002)
作者(Author): 魏宁楠,陈庆元
DOI: 10.13658/j.cnki.sar.2019.01.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商梅《那庵诗选自序》:“逮钟子伯敬为余选刻《种雪园》,于是海内始知余诗。”(商梅:《那庵全集》卷首,崇祯刻本。)《那庵全集》四十卷,前十卷为钟惺所选,所录诗为万历四十年(1612)壬子至万历四十二年(1614)甲子十一月,由闽至吴、金陵,随钟惺往竟陵,又上北京,由北京南返吴地所作诗。这段时间,也是商梅与钟惺交往最密的时期。《种雪园》列于《那庵全集》卷十一,选者则为钱谦益,此集录万历四十二年(1614)十二月回闽家居至四十三年(1615)四五月出闽至杭州诗。商梅家居,名其园为“种雪园”,故以“种雪”名其集。钟惺为商梅选《种雪园》诗,截止的时间有两种可能,一是万历四十二年十一月,一是万历四十三年四五月间。《那庵全集》共四十卷,四人选其诗,为整齐起见,每人十卷,《种雪园》一集遂归到钱谦益名下。再说,钟惺早先为商梅选的《种雪园》诗,分卷的依据也许和崇祯汇选本不同。
- (2)万历二年所对应的公历为1574年,曹学佺生于万历二年闰十二月,公历已入1575年。
- (3)商梅《那庵诗选自序》:“故余感冯公之知,复再寻求将伯敬、友夏平日所选者,与受之、尔赓二公互相参阅。二公不肯恕余诗,余亦不敢自恕。”(商梅:《那庵全集》卷首,崇祯刻本)
- (4)商梅《那庵全集》共四十卷,钟惺选一至十卷,钱谦益选十一至二十卷,冯元飏选二十一至三十卷,谭元春选三十一至四十卷。
- (1)商梅:《那庵诗选自序》,《那庵全集》卷首,崇祯刻本。
- (2)钟惺:《那庵诗选序》,《那庵全集》卷首,崇祯刻本。
- (3)曹学佺:《送商孟和之连州》,《西峰六一草》不分卷,崇祯刻本。
- (1)(2)马之骏:《商孟和诗序》,《妙远堂全集·文收集》,崇祯刻本。
- (3)李继贞:《那庵诗选序》,《那庵全集》卷首,崇祯刻本。
- (4)关于蔡复一尽弃其学而学竟陵,我们另有文辨驳,详陈庆元:《蔡复一的本来面目——钟惺谭元春外围人物论之一》,《东南学术》2015年第5期。
- (5)钟惺:《那庵诗选序》,《那庵全集》卷首,崇祯刻本。
- (6)商梅:《那庵全集》卷三十四《寤言》,崇祯刻本。
- (7)《那庵全集》第一首记载与钱谦益交往诗《钱受之过访吴关》,作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诗云:“知君不忘故,相见即相存。忍向世情冷,能将交道尊。别离深岁月,坐且毕朝昏。一片心如此,升沉安敢言。”(商梅:《那庵全集》卷七《将浒篇》,崇祯刻本)“不忘故”“岁月深”等语说明商、钱之交至少已数年。
- (8)钱谦益《初学集》卷一《还朝诗》上《附录旧诗》附有《吴门送福清相公还闽八首》,作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等五题,计二十四首,属例外。
- (9)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89页。
- (10)曹学佺:《题钟伯敬钱受之诗卷跋》,《西峰文集》卷上,崇祯刻本。
- (1)(2)(6)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第589、589、589页。
- (3)商梅:《那庵诗选自序》,《那庵全集》卷首,崇祯刻本。
- (4)(5)(7)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71、573、571页。
- (1)谢兆申:《刻商孟和黍珠楼诗稿序》,《谢耳伯先生初集》卷六,崇祯刻本。
- (2)(7)马之骏:《商孟和诗序》,《妙远堂全集·文收集》,崇祯刻本。
- (3)钟惺:《摄山顶》,《隐秀轩集》“黄集”,天启刻本。
- (4)商梅:《登绝顶》,《那庵全集》卷九《邃阁篇》,崇祯刻本。
- (5)商梅:《舟晚》,《那庵全集》卷九《邃阁篇》,崇祯刻本。
- (6)商梅:《题画》,《那庵全集》卷十六《湖山草》下,崇祯刻本。
- (1)谢兆申《刻商孟和黍珠楼诗稿序》:“其诗则以柔澹为宗,而不与市诗者竞户。”(谢兆申:《谢耳伯先生初集》卷六,崇祯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