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学视域下的离散书写——游寿书法心路研究
陈必滔;王毅霖;
摘要(Abstract):
作为出生于晚清的民国女性知识分子,游寿的书法美学秉承的是那个时代最为典型的书法美学样式与风格取向。对于一个历经世纪风云变幻的女书家而言,历史转型时期为书家的文化背景作了厚重的注脚,但我们认为,这种注解是双向的,也就是碑学与书家形成了互为印证互为书写的关系。回顾二十世纪的碑学美学,我们很难判定,是书家选择了碑学,还是碑学选择了书家。如果说游寿除了在金石考古学上取得很大的成就外,在康氏对碑学所寄予民族美学厚望的维度里,游寿并未取得多大的成就,但她却以自我的艺术生命,去体证碑学美学另一个没有被开启之门。离散的生命情怀与拗折的碑学书风,在那苍茫笔毫所书写出坚硬枯涩的线条之间,隐现的是被一个时代锻造的情性。
关键词(KeyWords): 碑学;离散书写;游寿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陈必滔;王毅霖;
DOI: 10.13658/j.cnki.sar.2016.01.03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康有为:《广艺舟双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755页。
- (2)刘熙载:《书概》,《晚清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 (3)(4)(5)(6)章太炎:《论碑版法帖》,《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771页。
- (7)傅爱国:《薪火百年相传的“金石书派”》,《文艺评论》1996年第6期。
- (8)沈鹏:《<游寿书法集>序》,《文艺评论》2000年第4期。
- (9)周俊杰对游寿书法艺术成就的评价,转引自沈鹏:《<游寿书法集>序》,《文艺评论》2000年第4期。
- (10)(11)(12)(13)(15)(16)陶敏辉编著:《走进游寿先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3,3,37,111、122,84,154页。
- (14)陶敏辉主编:《游寿书法文献》,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1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