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八大经济区域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差异研究A Research on Differences of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 among China's Eight Economic Regions in a Two- Stage DEA Model
李平;陈星星;
摘要(Abstract):
能源消耗产出效率是度量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本文构建了两阶段DEA模型,首先建立了中国能源消耗产出随机前沿效率模型测算我国八大经济区域的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然后运用面板Tobit模型研究了政府规模、第二产业增加值、城镇化率、对外贸易水平对中国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单位能源消耗实际GDP产出呈逐年下降趋势,能源投入并未带来同比例经济产值的增加;我国八大经济区域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差异明显,能源消耗产出效率较高的区域有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能源消耗产出效率较低的区域为大西北地区;我国各区域能源消耗产出效率逐年下降,19902012年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的能源消耗产出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规模、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外贸易水平对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城市化率对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KeyWords): 两阶段DEA;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区域差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能源产业技术效率、环境效应与定价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CJL034)
作者(Authors): 李平;陈星星;
DOI: 10.13658/j.cnki.sar.2016.05.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Wang H.,Zhoua P.,Zhoua D.Q..Scenario-based Energy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A Non-radi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nalysis[J].Energy Economics,2013,40:795-803.
- Dixon R.K.,McG owan E,Onysko G,Scheer R.M..U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fficiency Policie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Energy Policy,2010,38:6398-6408.
- Andrews-Speed P.,China’s Ongoing Energy Efficiency Drive:Origins,Progress and Prospects[J].Energy Policy,2009,37:1331-1344.
- Tonna B.,Peretz J.H.,State-level Benefits of Energy Efficiency[J].Energy Policy,2007,35:3665-3674.
- Edigera V.S.,Camdal·U,Energy and Exergy Efficiencies in Turkish Transportation Sector,1988-2004[J].Energy Policy,2007,35:1238-1244.
- Yang M.,Energy Efficiency Policy Impact in India:Case Study of Investment in Industrial Energy Efficiency[J].Energy Policy,2006,34:3104-3114.
- Nassen J.,Holmberg J..Energy Efficiency-A Forgotten Goal in the Swedish Building Sector[J].Energy Policy,2005,33:1037-1051.
- 黄德春、董宇怡、刘炳胜:《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分析》,《资源科学》2012年第4期。
- 陈德敏、张瑞、谭志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期。
- 李兰冰:《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与解构——基于“管理-环境”双重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6期。
- 王维国、范丹:《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Malmqulist-Luenberger指数法》,《资源科学》2012年第10期。
- 陈德敏、张瑞:《环境规制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经济科学》2012年第4期。
- 王强、郑颖、伍世代、李婷婷:《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地理学报》2011年第6期。
- 王兵、张技辉、张华:《环境约束下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11年第4期。
- 王姗姗、屈小娥:《基于环境效应的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8期。
- 孙广生、杨先明、黄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1987-2005)——变化趋势、节能潜力与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11期。
- 刘佳骏、董锁成、李宇:《产业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贡献的空间分析——以中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第12期。
- 马海良、黄德春、姚惠泽:《中国三大经济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1期。
- 李国璋、霍宗杰:《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收敛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期。
- 谭忠富、张金良:《中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关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4期。
- 屈小娥:《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分解——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 曾胜、黄登仕:《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基于1980~2007年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第8期。
- 史丹、吴利学、傅晓霞、吴滨:《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管理世界》2008年第2期。
- 王群伟、周德群:《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系统工程》2008年第7期。
- 李世祥、成金华:《中国能源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统计研究》2008年第10期。
- 陶长琪、王志平:《随机前沿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