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期“江湖诗人群体”考论
鹿苗苗;
摘要(Abstract):
"江湖诗人群体"是清代中期不同于主流诗派的一个特殊诗群,这个群体因社会阶层的相近和飘零乞食的状态,诗群成员以远方寄声为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一些共性的诗歌群体,他们的诗作题材内容上多吟咏情志之作、情感上追求浓度与力度的融合、风格上多清新雄健之语,在清代中期学人之诗盛行之时颇显珍贵。
关键词(KeyWords): “江湖诗人群体”;“流而穷”;不拘流派;深于性情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题襟馆’文人群体文学及其文化生态研究”(项目编号:FJ2015B138);; 2015年度福建省财政厅科研项目“清代中期‘江湖诗人群体’研究”(项目编号:闽财指〔2015〕1297号GY-S15119);; 2015年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项目“清代词人郭麐及其文学研究”(项目编号:GY-S15090)
作者(Authors): 鹿苗苗;
DOI: 10.13658/j.cnki.sar.2016.05.02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详见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版。
- (2)严迪昌:《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 (3)(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81页。
- (4)(清)钱谦益:《王德操诗集序》,(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牧斋初学集》卷三十三序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946页。
- (5)严羽道:“近世赵紫芝、翁灵舒辈独喜贾岛、姚合之诗,稍稍复就清苦之风。江湖诗人多效其体,一时自谓之唐宗。”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88页。
- (6)(清)孙衣言:《跋翁叔平庶子所藏写本许及之集》,《逊学斋文钞》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544册,第419页。
- (7)陈文新:《论中国文学史上的九种流派命名方式》,《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4期。
- (8)(宋)杨万里:《江西宗派诗序》,(宋)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七十九,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230页。
- (9)(清)屠倬:《论诗三昧九绝句和翁覃溪先生》小叙,《是程堂集》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517册,第355页。
- (10)(先秦)宋玉:《九辩》,汤炳正等注《楚辞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
- (11)刘永济校释:《屈赋音注详解附屈赋释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4页。
- (12)(六朝)刘勰:《体性》,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05页。
- (13)(清)郭麐:《灵芬馆诗话》卷一,《娱园重订灵芬馆全集》,清嘉庆至道光(1796-1850)刻本。
- (14)(唐)释皎然:《诗式》,(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页。
- (15)(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27页。
- (16)(清)乐钧:《续云萍集序》,《灵芬馆诗三集》,《娱园重订灵芬馆全集》,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刻本。
- (17)(民国)沈其光:《瓶粟斋诗话》三编卷三,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五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668页。
- (18)(清)法式善撰,张寅彭、强笛艺编校:《梧门诗话合校》卷十一,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47页。
- (19)(清)谢堃:《春草堂诗话》卷三,清刻本。
- (20)(清)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续修四库全书》第1705册,第172页。
- (21)(民国)徐世昌著,傅卜棠编校:《晚晴簃诗话》卷一百二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64页。
- (22)(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30页。
- (23)(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78页。
- (24)(清)沈德潜著、霍松林校注:《说诗晬语》卷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页。
- (25)(民国)徐世昌著,傅卜棠编校:《晚晴簃诗话》卷一百十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39页。
- (26)严迪昌:《清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08页。
- (27)(清)查揆:《郭祥伯诗序》,《篔谷文钞》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494册,第558页。
- (28)(29)(清)彭兆荪:《陈蔼人诗序》《自题忏摩录》,《小谟觞馆文集》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492册,第633、6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