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政治权益:半个多世纪以来马来西亚华族的追求
杨仁飞
摘要(Abstract):
本文主要从法律、政治等层面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马来西亚 (1963年前为马来亚 )华人社会地位取得及演变过程 ,分析马来民族主义和英国殖民政府政策对华人社会地位所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 ,马来西亚华人为争取整个族群的政治权利进行了长期的奋斗 ,虽然取得了公民权 ,依法享受了一部分公民权益 ,但是在马来人为主人 ,马来人地位优越至上的宪法原则下 ,马来西亚华族在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没有获得与马来民族同等的政治权利。但是马来西亚华人为了争取整个族群的社会地位 ,体现马来西亚多元族群的特点 ,非常注重中华文化、传统价值的保护和发展 ,并努力维护已取得的政治权利
关键词(KeyWords):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地位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仁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Emerson,R .Rupert,AStudyinDirectandIndirectRule,KualaLumpur,UniversityofMalayPress,1964,ppl74-175.
- ②布赛尔:《东南亚的中国人》,载《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8年第2-3期合订本,第79页。
- ③陈祯禄:《呈海峡殖民地总督金文泰之备忘录》,载1932年12月23日《海峡时报》,转引杨建成:《马来西亚华人的困境———西马来西亚华巫政治关系之探讨(1957—1978)》,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出版,附录。
- ④朱自存:《独立前西马华人政治演变》,林水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二册,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年出版,第53页。
- ⑤1957年10月21日《南洋商报》。
- ⑥K .J .Ratnam,CommunalismandPoliticalProcessInMalaya,KualaLumpur:UniversityofMalayPress,1967,p200.
- ⑦布赛尔:《东南亚的中国人》,载《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8年第2—3期合刊本,第207页。
- ⑧华侨问题研究会编:《马来亚华侨问题资料》,联合书店出版,第44—51页。
- ⑨华侨问题研究会编:《马来亚华侨问题资料》,第44—53页,及杨建成《华人与马来人建国》之附录《运筹委员会之宪法草案》,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委员会1972年版,第187—189页。
- ⑩崔贵强:《新马华人国认同的转变》,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29页。
- 杨建成:《马来西亚华人的困境:西马来西亚华巫政治关系之探讨(1957—1978)》,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57页。
- 《马来亚联合邦宪法》,载《星马通鉴》,新加坡世界书局有限公司1959年出版,第197—301、197、199页。
- 《马来亚联合邦宪法》,载《星马通鉴》,第198页。
- 《马来西亚联合邦宪法》,收于国民大会宪政研究会:《世界各国宪法汇编》第一辑,台北:1965年出版,第829—976页。
- Purcell,Vitor,Malaya:CommunistorFree,Standford,StandfordUniversityPress,1955,pp5—6.1960年4月20日《星洲日报》。
- HaroldCrouch,GovernmentandSocietyinMalaysia,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6,pl3.BarbaraWatsonAndaysandLeonardY.Andaya,AHistoryofMalaysia,MACMILLIANEducation,firstpub lished,1999,P291.
- 《马来亚联合邦宪法》,载《星马通鉴》,第227页。
- 古鸿廷、张晓威:《马来西亚首相制度之研究》,萧新煌主编:《东南亚变貌》,台北:中央研究院东南亚区域研究计划2000年12月出版,第507—521页。
- GovernmentofMalay,FirstFiveYearPlan,1956-1960andSecondFiveYearPlan,1961-1965,KualaLumpur,GovernmentPress,1956and1961;Rudner,NationalismPlanningandEconomicModernization:ThePoliticsofBeginningDevelopment,BeverlyHills,SagePublications,1975,P5.
- 何启良:《独立后西马华人政治演变》,林水等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二册,第70页。
- 郑良树:《独立后华文教育》,《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257页。
- KuaKiaSoong,ed.,NationalCultureandDemocracy,KualaLumpur,KersaniPenerbit,1985,PP2—3.
- 杨建成:《华人与马来亚之建国》,第113、160—163页。
- ErnestGellner,StateandNationalism,CornellUniversityPress,1983,pp.1—5.
- 迈克尔·罗斯金和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代罗斯、沃尔特·琼斯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六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35—37页。
- “Changeourattitude”,In1953-2-25“UtusanMelayu”.
- CO.717/183,1949年4月22日,NotesofDiscussionsoftheCommunitiesLiaisonCommitteeheldatKualaLumpur,1949,inTCL/23/2,ISEAS.
- 英国驻马来亚高级专员1949年8月19日致殖民地部大臣之函件,inCliveJ.Christe,SoutheastAsiaintheTwentiethCentury,London,TanrisReadersPublished,1998,pp193—195.
- 1949年1月11日,8月10日,9月18日,1950年4月19日《海峡时报》,1952年12月4日《马来亚邮报》。
- 黄朝翰:《中国与亚太地区变化中的政治经济关系》,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