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王新新;
摘要(Abstract):
公司法人制度并非完美无缺。近年来,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现象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脱壳经营、公司与股东人格混同、母公司对子公司过度操纵、恶意破产等情形,严重破坏了公司法人制度的正常运作。新《公司法》第二十条、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标志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首次确立。但新《公司法》只是对此做了原则性规定,在具体操作时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为改变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之现状,有必要对我国现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补充、完善。本文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渊源入手,分析如何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及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不足,进而提出通过司法解释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目的性扩张解释、在司法解释中规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情形,具体规定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具体情形,以及完善对公司法人人格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建设等具体完善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公司法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王新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周卫亭:《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浅论,》http://www.ch inacourt.org/pub lic/detail.php?id=180693,2006年11月20日查询。
- ②也有人认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产生于20世纪的美国司法判例。“The trad itional statem ent of P 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doctrine,taken from the lead ing case of Bartle v.Hom e Owners cooperative is that:”(N.Y.1955)([英]罗伯特.W.汉密尔顿:《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 ③朱慈蕴:《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 ④孔祥俊:《公司法要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1页。
- ⑤朱慈蕴:《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价值取向》,《商事法论集》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 ⑥李文祥、付国华:《论我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行政与法》2004年5月卷,第115-118页。
- ⑦范健:《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 ⑧胡志光:《公司法人人格否定与公司法人人格扩张》,《现代法学》1998年4月卷,第79-81页。
- ⑨林诚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76页。.
- ⑩公司是资本运作的组织形式,其目的是使这些资本在运作过程中增值,而此种运作,势必引发资本的流动。故即使注册资本真实,经营过程中也很难避免内部股东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将资本转移出去。注册资本的不实和虚假出资更加重这种风险。
- 11公司法人人格形骸化是指公司完全由其背后的股东控制或支配公司与股东相混同,以致成为股东的代理机构和工具,形成公司即股东、股东即公司的情况。公司意志为其成员所左右,实际上已成为公司股东谋取一己之利的傀儡或工具,从而对其他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 12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 13[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 14朱慈蕴:《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页。
- 15阎泽平:《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现状及立法构想》,《河北法学》1999年1月卷。
- 16郭富青:《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则的理论基础及适用条件,》http://www.84999.com.cn,2006年11月18日查询。
- 17陈现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述评》,《外国法评议》199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