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治理中的组织脱嵌与谋利结构——以湖北泉村个案为例
李元洪;桂华;
摘要(Abstract):
税费改革以来,村级组织既与村庄社会相脱节,也与乡镇政权相脱节,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两个层面上呈现出"脱嵌"的趋势,村级组织逐渐形成一个既超越乡村社会又相对脱离于乡镇政权的独立实体,即本文所言的村级组织"脱嵌化"。"脱嵌"后的村级组织在国家政权与村庄社会之间"纵横捭阖",村干部与地方势力结成一个"利益集团",致使大量的治理资源被村级组织自身所消耗,造成基层治理负面后果。
关键词(KeyWords): 村级组织;基层治理;双层脱嵌;谋利结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元洪;桂华;
DOI: 10.13658/j.cnki.sar.2016.06.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贺雪峰:《乡村治理一百年》,《天涯》2007年第3期。
- 贺雪峰:《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2010年第6期。
- 吕德文:《治理“钉子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 饶静、叶敬忠:《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政权的“政权依附者”角色和行为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4期。
- [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 (1)当前国内部分学者通过对乡镇的研究也发现基层治理有脱离农民的趋势,比如,周飞舟(2006)从财政角度研究发现税费改革之后,乡镇变成了脱离农民朝上要钱的“悬浮型”政权;而饶静(2007)等也同样是从财政来研究税费改革以来乡镇角色的转变,认为在乡镇变成了高度依赖县级政权组织的“政权依附者”。这些研究的对象是乡镇,而本文的研究是村级组织,并且本文仅将税费改革之后财政变化作为背景,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基层治理模式。
- (2)表中的“有行市的人”是当地人的一种说法,指的是那些“红黑两道都通”的人,他们既与地方灰黑势力有关系,也与村干部或者乡干部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