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与中国实践的再解读
马永伟;
摘要(Abstract):
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是马克思在特殊历史背景和条件下,提出的关于生产力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构想。从文本分析和社会主义实践来看,制度跨越是动态的制度间跨越过程,而非静态的跨越结果描述。制度跨越需要不断完善跨越设想所提出的先置条件,是通过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的不断变迁,满足生产力发展内生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仍面临众多跨越障碍,亟需全面深化制度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完善跨越先置条件,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卡夫丁峡谷”;跨越设想;唯物史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马永伟;
DOI: 10.13658/j.cnki.sar.2016.06.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家祥:《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商榷意见》,《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 (2)许开轶:《析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内涵的误读》,《江淮论坛》2006年第6期。
- (3)曹砾:《“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问题之考辨》,《实事求是》2011年第3期。
- (4)孙来斌:《马克思没有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 (5)赵东苹:《也谈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第6期。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页。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2页。.
- (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81、251页。
-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5-436页。
-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2页。
-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 (13)(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477页。
- (14)刘新宜:《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东方社会跨越发展观》,《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 (15)张奎良:《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
- (16)洪银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红旗文稿》2016年第7期。
- (17)社会主义制度结构中存在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作为制度结构中的制度安排之一,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本文中的生产关系与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等词同义使用。
- (18)吴敬琏:《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经济研究》1960年第5期。
-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 (21)万钢:《2016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2016年1月11日。
- (22)北京大学:《贫富差距扩大,1%家庭占全国1/3财产》,《第一财经日报》201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