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2011, No.224(04) 197-20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法学界关于废止死刑之论争

蔡晓荣

摘要(Abstract):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国内刑罚制度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兼受欧美各国废止死刑运动之影响,中国法学界曾掀起了一场关于废止死刑的论争。当时持死刑废止论者以死刑的历史传统和民族信念、社会契约论、人道主义、死刑报应主义和刑罚功能主义等为立论基础,力辩死刑之应行废止。此外,他们还就死刑存废与社会安全、死刑与国家表率、死刑与犯人自新和司法补救等问题与死刑保存论者进行过论争。该时期关于废止死刑之论争,某种程度上冲击了人们传统的刑罚观和死刑观,对于其时之刑事立法,也或隐或显地施加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民国;死刑保存论;死刑废止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司法部200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09SFB3006)

作者(Author): 蔡晓荣

DOI: 10.13658/j.cnki.sar.2011.04.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