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镇化动力因素分析——兼与粤、闽、赣、晋四省的比较
滕玉成;张新路;王帅;
摘要(Abstract):
在对城镇化动力因素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方法选定了9个反映城镇化动力的指标,并运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引入城镇化动力因素的省际比较概念。结果表明,城镇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因素,还包括制度方面和人口素质方面的因素,它们共同构成城镇化动力源;其中,第二、三产业仍然是目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动力因素;具体到省份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不同,城镇化的动力因素也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各省所处城镇化发展的阶段不同,其第二、三产业对城镇化的拉动力也有所差异。针对以上结论,给出了促进城镇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KeyWords): 城镇化动力;动力因素;城镇化;山东省;福建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滕玉成;张新路;王帅;
DOI: 10.13658/j.cnki.sar.2016.01.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振宇、魏旭红:《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基于结构视角的文献综述》,《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3期。
- (2)汪冬梅等:《产业转移与发展:农村城市化的中观动力》,《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第1期。
- (3)陈柳钦:《产业发展与城市化》,《中国发展》2005年第3期。
- (4)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48页。
- (5)黄雪丽:《制度安排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动力机制》,《经济师》2005年第7期。
- (6)侯丽:《粮食供应、人口增长与城镇化道路选择---谈小城镇在国家城镇化中的历史地位》,《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第1期。
- (7)欧向军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地理研究》2008年第5期。
- (8)刘洪、平卫英:《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例》,《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年第4期。
- (9)曹广忠、刘涛:《中国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演变与过程模型》,《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9期。
- (10)陈爱贞:《中国省区城镇化动力演进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和福建省比较分析为例》,《东南学术》2004年第4期。
- (11)尚娟:《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出版社2012版,第18-25页。
- (12)宋家泰:《城市-区域与城市区域调查研究---城市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调查研究》,《地理学报》198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