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中国形象史:问题与领域
周宁
摘要(Abstract):
七个世纪西方不同文本塑造中国形象,相互参照、彼此引证,已经形成一种观念传统,其中有连续与承继,也有变异与断裂,探讨这一形象传统的生成演变过程及其不同的意义侧面,提出1250年作为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的起点、1750年作为重要转折点,分析中国形象的思维方式、话语体制、权力结构,及其乌托邦或意识形态意义,最终描绘出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的基本前提、主要问题与学科领域,为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提供一份地图。
关键词(KeyWords): 西方;中国形象;观念史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周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②参见《柏朗嘉宾蒙古行记·鲁布鲁克东行记》,耿升、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85年版。
- ③这些文本现存的主要有:《柏朗嘉宾蒙古行记》(1247年)、《鲁布鲁克东行记》(1255年)、《马可·波罗游记》(约1299年)、孟德·高维奴等教士书简(1305-1326年)、《鄂多立克东游录》(1330年)、《大可汗国记》(约1330年)、《通商指南》(约1340年)、《马黎诺里游记》(1354年)、《曼德维尔游记》(约1350年)、《十日谈》(1348─1353年)、《坎特伯雷故事集》(1375-1400年)、《克拉维约东使记》(1405年)、《万国通览》(1431-1447年)、《奉使波斯记》(1436-1480年)。这些文本的作者有教士、商人、文学家;文体有历史、游记、书信、语录体的记述(后者如《万国通览》),还有纯文学作品。文本的语言既有高雅的拉丁语,也有通俗的罗曼语或法-意混合语。至于文本的内容,既有记实、也有虚构,而且经常是记实与虚构混为一体。
- ④(英)赫德逊著,王遵仲等译:《欧洲与中国》,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35137、页。
- ⑤详见周宁著、编注:《契丹传奇》,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 ⑥霍尔研究文化的意义时使用“表述”( representation),他认为“表述”是同一文化内部成员生产与交换意义的基本方式,它将观念与语言联系起来,既可以指向现实世界,也可以指向想象世界。参见Presentation:CulturalRepresentations andSignifyingPractices,edited byStuartH all,London:TheOpenUniversity,1997ChapterⅠ,“TheW orks ofRepresentation”。,
- ⑦详见周宁著、编注:《大中华帝国》,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 ⑧详见周宁著、编注:《孔教乌托邦》,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 ⑨17-18世纪间,西方社会文化生活中普遍出现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人称“中国潮”(Chinoiserie)。它既指一般意义上西方人对中国事物的热情,又特指艺术生活中对所谓的“中国风格”的追慕与模仿。
- ⑩China andEurope:Intellectual andArtisticContacts in theEighteenthCentury,AdolfReichwein, byKeganPaul,Trench,Trubner&Co.Ltd.1925P25-26.,,
- 輥详见周宁著、编注:《世纪中国潮》,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 輥(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页。
- 輥参见Paradise onEarth:Som eThoughts onEuropean lm ages ofNon-EuropeanM an,H enriBaudet,Trans,byElizabeth byW entholt,NewH aven andLondon,YaleUniversityPress,1965.
- 輥笔者认为,西方现代的起点在1250年,而不是1500年。参见拙文:《中国形象:西方现代性的文化他者》,《粤海风》20033、。
- 輥大叙事(Grand narrative)又称元叙事( eta-narrative),指统摄具体叙事并赋予知识合法性的某种超级叙事,如启蒙运动构M筑的有关现代性的一整套关于理性、自由、进步、人民等主题的宏大叙事,不仅确立了知识的规范,也确立了权力的体制。因此,大叙事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主宰叙事”(M aster narrative)。参见(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岛子译:《后现代状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 輥参见拙文:《停滞、进步:西方的形象与中国的现实》,《书屋》,200110、。
- 輥参见周宁著、编注:《鸦片帝国》、《第二人类》,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 輥参见周宁著、编注:《龙的幻象》,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 輥(美)哈罗德·伊萨克斯著、于殿利、陆日宇译:《美国的中国形象》,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77-78页。
- 輦ChinaM isperceived: ericanIllusions andChineseReality,ByStevenW .M osher,A NewRepublicBook,1990Am,上述观点参见该书第1-34页:“Prologue”与“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