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制与民间价值观的区域整合——明清东南民俗精神内涵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张先清,詹石窗
摘要(Abstract):
明清时期 ,东南地区民风习俗已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深层精神内涵 ,其主要表现为崇德重礼的儒化内核、趋利务实的价值取向以及兼容并蓄的民俗心态。实际上 ,东南民俗的这些精神内涵的主要表现是汉唐以来就逐步确立的传统儒家礼制文化与宋元东南民间日益兴起的趋利务实等价值观长时期整合的产物 ,其形成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了民俗文化变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明清;东南区域;民俗内涵;文化整合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先清,詹石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邹昌林:《中国古礼研究》,(台)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页。
- (2)《永乐大典》卷21984《章广州府移学记》。
- (3)《重纂福建通志》卷之六十七《经籍》。
- (4)民国《万载县志》,汇编,华东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3页。
- (5)同治《增城县志》,汇编,中南卷,第691页。
- (6)乾隆《长泰县志》,汇编,华东卷,第1325页。
- (7)《宋史·礼志》。
- (8)民国《同安县志》,汇编,华东卷,第1229、1234页。
- (9)乾隆《昌化县志》,汇编,华东卷,第618页。
- 民国《分宜县志》,汇编,华东卷,第1073页。
- 嘉庆《澄海县志》,汇编,中南卷,第772页。
- 民国《政和县志》,汇编,华东卷,第1260页。
- 同治《彭泽县志》,汇编,华东卷,第1084页。
- 民国《定海县志》,汇编,华东卷,第810、814页。
- 民国《乐昌县志》,汇编,中南卷,第708页。
- 《礼记·中庸》。
- 《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二《送慧勤归余杭》。
- 吴自牧:《梦梁寻》卷四《观潮》。
- 《曾巩集》卷十九《道山亭记》:《永乐大典》卷21984
- 《章广州府移学记》。
- 《民国《遂安县志》卷上《风俗》。
- 冯梦龙:《寿宁县志》卷八《纪事》。
- 《明实录》卷二十六,隆庆二年十一月乙卯。
- 同治《赣县志》卷八《风俗》。
- 陈盛韶:《问俗录》,卷一《建阳·茶山》。
- 谢肇制:《五杂俎》卷四。
- 《清一统志·台湾府》附录《漳州府志摘录·洋税考》,台湾文献丛刊本。
- 道光《厦门志》卷十五《风俗》。
- 王在晋:《越镌》卷二十一《通番》。
-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九十六《福建》。
- 王世懋:《策枢》卷一。
- 《清一统志·台湾府》附录《漳州府志摘录·洋税考》。
- 乾隆《海澄县志》卷十五《风土志·风俗考》。
- 陈盛韶:《问俗录》卷四《诏安县》。
- 参见陈支平:《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21-123页。
- 参见林国平、彭文宇:《福建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 康熙《南安县志》卷十九《风俗》。
- 民国《南浔志》卷三三《风俗》。
- 道光《佛山忠义乡志》卷五《乡俗》。
- 嘉庆《龙山乡志》卷二《乡俗志·习尚》。
- 《雍正朱批谕旨》第四十七册《署江西巡抚刘于义奏疏》。
- 乾隆《普宁县志》,汇编,中南卷,第788页。
- 民国《吉安县志》,汇编,华东卷,第1147页。
- 民国《东莞县志》,汇编,中南卷,第7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