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2016, No.255(05) 206-21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中国古代宫怨诗传播符号的文化认同

张宁宁;

摘要(Abstract):

中国古代宫怨诗传播符号大致分为人物符号与非人物符号两大类。宫怨诗作者将其要表达的内容与特定符号进行置换,宫怨诗读者则借助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与约定俗成,正确地将某种关联还原出来。异质文化语境中,中国古代宫怨诗传播符号体现出共享性特征;同质文化语境中,则体现出差异性特征。宫怨诗借助特定的传播符号,向世人传递以男权、皇权为核心的男尊女卑和君尊臣卑观念,以及温柔敦厚的文学批评传统,这些正是中国古代宫怨诗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文化归宿和价值观选择。

关键词(KeyWords): 宫怨诗;传播符号;文化认同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中国古代宫怨诗传播符号的文化认同”(项目编号:JAS160474)

作者(Authors): 张宁宁;

DOI: 10.13658/j.cnki.sar.2016.05.02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