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治理需要警惕社会组织发展的丛林化Modern Social Governance Needing to be Vigilant against the Jungle of Social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韩升,高健
摘要(Abstract):
在经济市场化和社会民主化的现代性语境中,失去了合理规约的社会组织可能会出现丛林化发展的问题,这对致力于优化公共生活的现代社会治理构成了极大挑战。现代社会组织的丛林化发展贯穿着现代性主体建构的霸权逻辑,在相互隔绝、各自为营、以邻为壑的纯粹外部性关系中狭隘地处理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网络新媒体发展对现代公共生活影响的双面性、对社会组织的公共问责缺失与公共监督缺位、个人主义话语和竞争文化的主导地位是造成社会主义丛林化发展的原因。规避社会组织发展的丛林化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生态需要积极公共文化的导引,社会组织的公共监督需要推进社会的协商民主进程,社会组织的有效公共参与需要搭建合作治理的基本模式,社会组织的成长性发展需要制度与美德的协同规范。
关键词(KeyWords): 现代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公共生活;丛林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YSPSDU)资助项目“现代性自我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项目编号:2018WLJH12);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人才引进与培养类专项)项目“基于公共生活优化的现代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18TB009)
作者(Author): 韩升,高健
DOI: 10.13658/j.cnki.sar.2019.01.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孙柏瑛等:《社会管理新机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184页。
- (2)康保锐:《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发展政策:公民社会组织的可能性与界限》,隋学礼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4 页。
- (1)阿兰·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狄玉明、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7页。
- (2)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 (1)李一:《网络社会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3页。
- (2)康保锐:《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发展政策:公民社会组织的可能性与界限》,第335页。
- (3)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孙柏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 (1)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个体化》,李荣山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页。
- (2)张康之:《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7页。
- (3)王新生:《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99页。
- (1)丽莎·乔丹、彼得·范·图埃尔:《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康晓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 页。
- (2)何颖:《行政哲学研究》,学习出版社2011年版,第253页。
- (1)张康之:《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58-159页。
- (1)任剑涛:《公共的政治哲学》,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5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