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需要升级与价值转型The Required Upgrading and Value Transition in the Marxist Vision
游跃,马拥军
摘要(Abstract):
价值是满足需要的对象属性。生产水平决定需要状况,需要层次和结构决定价值体系的层次和结构。在物质短缺的时代,经济价值制约乃至决定着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价值观和资本价值观甚至成为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等价值的基础;而在产能过剩和资本过剩的时代,那些无法用物质更无法用货币和资本满足的需要,使得社会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乃至生态价值凸显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成为新的价值尺度。有待满足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单纯是那些能够用货币数量和经济增长率衡量的物质需要。"美好生活需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无法用货币价值或者经济价值衡量的,但是所有需要的满足都体现在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由此成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变革的方向。
关键词(KeyWords): 价值;需要;新时代;全面发展;自由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游跃,马拥军
DOI: 10.13658/j.cnki.sar.2019.03.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马拥军、毛小扬:《财富与需要关系:对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状况的经济哲学探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 (2)马拥军、陈志超:《从需要角度重新审视价值体系概念》,《哲学动态》2013年第5期。
-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195页。马克思把个性需要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8页。
-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591页。
- (2)(5)(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52、32页。
-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9页。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228页。
-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7页。
-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225、182页。
-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引文中的“货币”原文译为“金钱”。
-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括号里的“自由”一词是笔者根据上下文补充的。
-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