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2019, No.269(01) 60-7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革命中的差序格局——以土改时期的义序为例
Differential Pattern in Revolution—— Exemplified by Yixu in the Land Reform Period

何朝银

摘要(Abstract):

1949年以来,中国乡土社会历经多次巨变,这必然导致"差序格局"的演变。首先,革命改变了"差序格局"的运行机制:宗族的瓦解破坏了它的物质载体;阶级斗争破坏了它的伸缩性。其次,革命中"亲不亲"的判别是复杂的,它不是在"阶级亲"与"血缘亲"中作单选,可能是多选或不选。再次,革命中"公"与"私"关系相对清晰化。因为宗族的瓦解意味着"国家"与"家庭(个体)"之间直接对话,因此,群已、公私不再那么模糊。最后,革命并未将"差序格局"规则彻底摧毁。于老农来说,"亲不亲,阶级分"逻辑是被逼的,老农很难主动服膺"阶级原则"的;相反,"血缘亲""自家人"的逻辑影响着"阶级人"的思维与行动。所谓的"天下穷人是一家"是"自家人"的逻辑的延伸,是"阶级关系"的"拟血缘化"。

关键词(KeyWords): 革命;差序格局;阶级斗争;义序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权分置下’乡村治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BSH074);;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三权分置’条件下的乡村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FJ2017B052)

作者(Author): 何朝银

DOI: 10.13658/j.cnki.sar.2019.01.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