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2016, No.256(06) 1-16+24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
Prefecture-and-County Country: Tradition of China's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Its Contemporary Challenge

曹锦清;刘炳辉;

摘要(Abstract):

中国在传统社会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郡县国家"为核心特征的国家治理体系,其以中原农耕乡土社会的"郡县制度"为主导和针对边疆游牧流动社会的"盟旗制度"为补充。"郡县国家"有四大支柱:中央集权为核心导向、文官制度为中层支撑、乡土自治为基层设计、行政区划为技术保障。"郡县国家"的静态社会治理经验至今依然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和影响力,但其在面对"流动社会"时出现了严重不适应,尤其体现在中央集权和地方自主、科层僵化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就国家治理的社会基础而言,是由一个"静态社会"向"流动社会"转变,这构成了以"郡县国家"为传统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期与根本挑战。

关键词(KeyWords): 郡县制度;盟旗制度;流动社会;科层制;国家治理体系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聚焦人口流入型地区”(项目编号:15ZDC028)子课题“构建人口流入型地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理论基础研究”

作者(Authors): 曹锦清;刘炳辉;

DOI: 10.13658/j.cnki.sar.2016.06.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