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书院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学术期刊2005-2014年数据
黄漫远;
摘要(Abstract):
以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为技术手段,通过关键词共现及可视化技术,从文献计量角度分别对书院研究的核心作者、核心机构及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书院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断代书院研究等四个方面,并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核心作者群和集团性的区域研究机构。
关键词(KeyWords): 书院研究;Citespace;可视化图谱;文献计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西省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书院研究前沿及其演进分析”(项目编号:JY1530)
作者(Authors): 黄漫远;
DOI: 10.13658/j.cnki.sar.2016.05.02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邓洪波、周月娥:《八十三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 (2)如毛泽东:《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党的文献》2011年第1期;胡适:《书院制史略》,白吉庵、刘燕云《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93-197页。
- (3)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10页。
- (4)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2期。
- (5)学术水平值的计算方法参考刘永胜:《〈情报资料工作〉核心著者测评》,《情报资料工作》2003年第2期;朱亚丽:《〈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核心著者测评》,《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年第12期。
- (6)核心作者群指的是学科领域影响较大、发文量较多的作者集合体。参见李文以:《〈档案管理〉1995-2005年核心作者群分析》,《档案管理》2006年第4期。
- (7)姜春林:《经济学研究热点领域知识图谱:共词分析视角》,《情报杂志》2008年第9期。
- (8)本文以篇名包含“书院”的学术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因此“书院”必然是共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视为本研究中的无效词汇。合并处理一些意思极为相似或为同一词组的不同表达的关键词,例如“四大书院”和“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明清”和“明代”“清代”。
- (9)范立舟:《论南宋书院与理学的互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邓洪波:《理学家与南宋书院的兴起》,《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 (10)万书元:《朱熹与南宋书院的兴盛》,《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 (11)王改凌:《南宋乾淳时期张栻的书院教育思想特色》,《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 (12)邓洪波:《讲道以化科举:南宋书院建设的目标与理想——以朱熹、张栻等理学家为中心的讨论》,《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 (13)梁苑慧:《明清时期云南大理地区书院园林的发展及特点》,《中国园艺文摘》2014年第8期。
- (14)吴洪成、李占萍:《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失落——保定莲池书院个案研究》,《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 (15)柳春蕊:《莲池书院与以吴汝纶为中心的古文圈子的形成》,《东方论坛》2008年第1期。
- (16)王胜军:《王阳明书院理念与朱熹之比较——以<教条示龙场诸生>与<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例》,《教育文化论坛》2013年第3期。
- (17)王彬:《〈从白鹿洞书院揭示〉看朱熹的学规理念》,《淄博师专专学报》2014年第1期。
- (18)张劲松:《清代书院学田的经营困境与纾解努力——〈书院说〉:一个乡绅的视角》,《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张劲松:《〈书院说〉:晚清书院学田经营的一个历史剖面——地方书院生态的社会学解读》,《集美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张劲松:《乡绅与地方书院关系的一种观察——以晚清敷阳书院学田经营为例》,《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 (19)蔡志荣、王瑜:《清代湖北书院的祭祀特点及意义》,《教育评论》2009年第1期。
- (20)李赫亚:《湖南“二王”与近代湖南书院改制》,《湖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期。
- (21)张传燧、李卯:《晚清书院改制与近代学制建立的本土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
- (22)李兵:《书院改制对近代教育作用的促进作用有限》,《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第4期。
- (23)(25)[俄]卡特琳娅·萨利莫娃、[美]欧文·V·约翰宁迈耶:《当代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主要趋势》,方晓东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57页。
- (24)[美]詹姆斯·哈威·鲁滨逊:《新史学》,袁宝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页。
- (26)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研究进展:2010-2014年》,《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