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解析——以虚拟有形财产为主要研究对象
林旭霞
摘要(Abstract):
一般意义的虚拟财产或广义的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模拟现实事物,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既相对独立又具独占性的信息资源。狭义的虚拟财产即虚拟有形财产(或称虚拟物),是对现实环境中有形的物质财富的模拟。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存在天然的联系,并鲜明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因而应当纳入现实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虚拟财产并非知识产权客体,也不仅仅是债权凭证,虚拟财产是具有特定性、独立性的抽象物。
关键词(KeyWords): 虚拟;虚拟财产;虚拟物;物权客体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互联网上的财产权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006B065)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林旭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齐爱民、刘颖主编:《网络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 [2]如果是对现实环境中某一对象的复制、影射就不是“虚拟”,如数码像机摄制的作品存在于网络中,就不是本文所述的“模拟”或“虚拟”。
- [3][美]R.考特、T.尤伦:《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36页。
- [4]李宣琛:《民法总论》,台湾正中书局1977年版,第174-175页。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03页。
- [6]Dan Hunter and F.Gregory Lastowka:Virtual Property;California Law Review92th,2004.
- [7]周路:《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救济途经》,《法制日报》2005年8月17日,第10版。
- [9]参见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76页。
- [10][罗马]查士丁尼著,张企泰译:《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9页。
- 11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 12吴汉东:《财产权客体制度论》,《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
- 13王泽鉴:《民法总则》,台湾三民书局2000年版,第230页。
- 14[日]我妻荣著,有泉亨修订,李宜芬校订:《日本物权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0-11页。
- 15尹田:《论物权标的之特性》,《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 16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 1724朱谢群、郑成思:《也论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研究》2003年第2期。
- 18吴汉东:《关于知识产权本体、主体与客体的重新认识》,《法学评论》2000年第5期。
- 19李扬:《数据库法律保护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 202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1-52,32页。
- 23唐墨亮:《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定性及民法保护》,《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 25尹田:《物权与债权的区分价值》,www.civilla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