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历程、现状与前景
陈芳,陈振明
摘要(Abstract):
本文以公民参与的三大载体——村委会、居委会和社团的发展脉络为线索,考察分析当代中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发展的历程、现状、问题和特点。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正是伴随这三大载体的成长,逐步由一个以参与政治选举或决定政府人员组成为内容的传统公民参与阶段过渡到一个以参与广大公共事务为内容的新公民参与阶段。以新世纪的开端为界,作者将我国公民参与的发展分为传统公民参与和新公民参与这样两个阶段,认为新世纪的公民参与盛况空前,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作者进而对如何推进现阶段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做出思考。作者相信,在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未来中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必将进一步发展,并取得骄人成就。
关键词(KeyWords): 公民参与;地方治理;中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年度重点项目“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方式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633001)之子项目——“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的中期成果
作者(Author): 陈芳,陈振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何增科:《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与政治合法性:一项初步的经验性研究》,见何增科、[德]托马斯.海贝勒、[德]根特.舒伯特主编:《城乡公民参与与政治合法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 [2]周红云:《乡村治理的合法性来源:村民直选抑或传统权力——以江西两个村调查为例》,见何增科、[德]托马斯.海贝勒、[德]根特.舒伯特主编:《城乡公民参与与政治合法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 [3]于显洋:《形式化与合法性——城市社区基层制度结构的变动及功能解释》,见何增科、[德]托马斯.海贝勒、[德]根特.舒伯特主编:《城乡公民参与与政治合法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
- [4]丁开杰:《超级村庄的边界、嵌入与合法性基础——以深圳市的两个行政村为例》,见何增科、[德]托马斯.海贝勒、[德]根特.舒伯特主编:《城乡公民参与与政治合法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 [5]耿曙:《居委会选举的政治意义:中国大陆动员式选举参与对其城市居民参与意识的影响》,见何增科、[德]托马斯.海贝勒、[德]根特.舒伯特主编:《城乡公民参与与政治合法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 [6]周志忍:《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我国的实践历程与前景》,《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期。
- [7]褚松燕:《权利发展与公民参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242页。
- [8][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135页。
- [9]奉海春:《村庄公共设施治理中的家庭角色与模式》,http://www.ruralchinawatch.org/content.asp-id=1293.
- [10]练洪洋:《广州让公众参与政府规章制定公共决策民意说了算》,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91424.
- 11佚名,《公众参与立法的“实验田”》,http://www.newfakao.com/Article/flxw/200803/3842.html.
- 12参见陈奕敏:《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40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 张继良、王宝治、褚江丽:《公民权利与宪政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 于语和主编:《天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 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 龚咏梅:《社团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 [美]理查德.C.博克斯著:《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奉海春.村庄公共设施治理中的家庭角色与模式,http://www.ruralchinawatch.org/content.asp-id=1293
- 杨小冬:《论新形势下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原则和着力重点》,《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