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访问量:533013
日访问量:104

  • 区域分工与资源转换是解决粮食供给短缺的好形式

    许经勇

    <正> 福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50%。1987年,尽管全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7.1%,种植粮食的耕地占总耕地的80%,粮食亩产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缺口粮食176.2万吨(自给率为82%)。笔者认为,由于福建耕地资源异常

    1989年05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1 ]
  • 论福建省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

    沈洪

    <正> “科技是生产力”这一概念,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技生产力是由科学技术转化而来的,且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古代的工具技术生产力开始,转变为近代的机器技术生产力,进而发展到当代的控制技术生产力,逐步形成了现代科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的就是科技生产力。

    1989年05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0 ]
  • 福建发展开放性林业的条件及模式

    张建国,余建辉,刘伟平

    <正> 福建林业的发展,既与全国林业发展形势相关,又为本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现状及趋势所制约。因此,客观、冷静地分析本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中林业发展优劣因素,是我们正确制定福建林业发展模式的先决条件。 我们认为,福建作为“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改革试验区,实施沿海外向型发展战略,为福建林业发展创造了一些有利的机遇。首先,中央赋予福建特殊政策、灵活措

    1989年05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 论厦门特区外商投资配套资金的现状与对策

    王洛林,李伟,翁君奕,黄建忠,陈其林

    <正> 本文着重分析自厦门特区开创以来与外商投资相关的配套资金状况,探寻配套资金方面的问题,提出特区投资资金使用与来源的综合性政策思路。 一、直接配套资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自1982年厦门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诞生,至1988年底,三资企业已发展到475家,计划总

    1989年05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9 ]
  • 扩大我省劳务出口若干问题初探

    吴德维

    <正> 发展劳务输出,参与国际劳务合作,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的劳务输出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几年来,其发展的速度很快,逐年在外人数不断增加,连续四年外派劳务人数居全国各省之首,1988年末,在外劳务人员已达到3109人。从1983年以来,我省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同639项,合同金额达4.5亿美元,派出劳务人员1.6万人

    1989年05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转轨时期宏观调控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

    宋小佳

    <正> 在当前治理整顿经济的过程中,改进和加强对宏观经济的全面管理与调节的问题也被突出地提了出来。现在已经看得比较清楚,前一段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混乱和无序现象,与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现有的宏观调控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决策权相对分散、利益趋于多元化篮新情况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控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1989年05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1 ]
  • 合理配置物资:地方政府正向的市场引导

    陈武明

    <正> 地方政府是物资市场调控的重要一环。改革引致的地方政府经济权益扩张,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物资供给的增加,增强了地方政府市场调控的能力。但物资商品的“紧运行”和价格体系未理顺同时引发了地方政府的“逆市场行为”,降低了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益。因而,合理配置物资资源,务必探索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化。

    1989年05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4 ]
  • 关于外贸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宋庆

    <正> 改革、开放十年来,我省外贸坚持以出口创汇为中心,积极开拓各种对外经贸的合作渠道,特别是实行外贸体制改革以来,进出口贸易有了更大发展,1979年,中央对我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当年出口额为2.45亿美元,到1987年,发展到8.47亿美元,去

    1989年05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9 ]
  • 围绕利益关系改革经营机制

    许奏荪 ,朱洁 ,郑敏

    <正> (一) 处理好责权利关系,调整好利益分配关系,是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和实力的关键。莆田县二轻机械厂在围绕利益分配关系进行经营机制的改革是一个较好的范例。 该厂是1974年创办的县办集体企业,主要产品木工机械。由于沿袭国营企业的模式,经营机制不灵,分配关系不公,企业,职工端着“大锅饭”,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

    1989年05期 45-4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 对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宣传处福建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调查组

    <正>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十年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的转换,初步建立起具有活力的经营机制,使农村经济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逐步走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轨道。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势,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使思想政治领域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现了许多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1989年05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0 ]
  • 浅谈霞浦赤岸的对外开放

    王凌

    <正> 离霞浦县城十里的赤岸村,在唐代曾是滨海集市。公元304年(唐贞元二十年,日本桓武天皇延庆二十三年),日本空海和尚随第十七次遣唐使在此登陆,后辗转入长安(今西安)留学三年,回国后开创了日本佛教真言宗,并广泛传播唐朝先进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友谊。被誉为“日本文化史之人杰,

    1989年05期 5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试论企业对外宣传的特点与作用

    张电军,林文樵

    <正> 企业对外宣传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它在实际中的运用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呈现出显著的特点。 一是营销性。市场营销是现代

    1989年05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4 ]
  • 究竟是谁误解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林慧勇同志商榷

    凌践

    <正> 《中国经济问题》今年第二期发表了林慧勇同志撰写的《必须纠正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一个误解》的文章,乍看觉得新鲜,细究则疑团泛起,究竟谁是“误解”者呢?由于这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又是“兼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变革方向”,故关系重大。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误会,有必要提出商榷。 所谓的“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一个误

    1989年05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1 ]
  • 真切感人的风骨篇——读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随想

    万平近

    <正> 近年来汇编出版的多种老舍生活和创作的自述,不仅为老舍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料,而其本身也是老舍著作的组成部分,是纪实文学的瑰宝。读老舍生活和创作的自述,会油然而生一种敬意,感到其中有难以用言词表述的精神境界,姑且借用“风骨”这一古已有之而且富有中国色彩的词加以概括。“风骨”一词各类词书诠释不尽相同,但大都指人的品格、文的境界而言。本文主要是读老舍生活和创作的自述(以下简称“自述”)所得的印象、产生的随想。

    1989年05期 60-6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内外时空契合的艺术美

    张瑞初

    <正> 时空,永恒的无限的时间与空间,是一切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瞬息与长久、局部与全体的和谐统一。它本身就存在并表现着自然的结构美。作为观念形态的艺术作品,灌注了创作者的审美意识,营造着体现自然美、社会美的种种艺术结构。艺术结构表现在时间和空问的维度上,也表现在描写对象的物理时空和人物主体的心理时空的完美组合上。如果说,绘画是二维空间的艺术,雕塑是三维空间的艺术,那么,文学作品——“言志”与“缘情”的诗词则应该是

    1989年05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考空海入唐时福州的风貌——与村上春次先生商榷

    王铁藩

    <正> 日本国高僧空海(774—835),于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5月,随遣唐使入唐求法,因船遇风,至8月10日始漂至福州长溪县(今霞浦)赤岸登陆。在长溪逗留41天,被福建观察使兼福州刺史阎济美接到福州;具文上报,等待朝廷指示。据《日本后纪》记载:空海自是年10

    1989年05期 70-7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 试论辛亥时期闽台之交往

    吴国安

    <正>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地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自1895年日本殖民者侵占台湾始,从维持长期统治的需要出发,千方百计要切断台湾同胞与祖国的联系,磨灭他们的民族意识,以致日据之初,除两岸贸易往来有过短暂的保持外,其他的交往大多陷于困境,造成闽台关系史上最为艰难的一页。 而两岸人民恢复交往的活动,是在中国

    1989年05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闽台古代文化学术讨论会概述

    欧潭生

    <正> 由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举办的闽台古代文化学术讨论会,于9月14日至18日在福州市召开。这是我省文博考古界的一次盛会,也是从古代文化方面探讨闽台关系的首次学术会议。来自北京、浙江、江西、广东、河南等地的专家学者与我省文博考古工作者共同研讨闽台古代文化关系,到会代表75人,提交论文70篇。

    1989年05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