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荫,陈用毅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二届六中全会之后,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三明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指引下,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的方针,广泛发动和组织党政军民学的全社会力量,有领导、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他们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被中央和省内外所肯定,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各界的共识。然而,对于三明市开展创建社会主义文明城市活动中究竟有哪
1990年05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4 ] - 沈洪,苏炎灶
我省大多数企业第一轮承包将于今年底到期。为了总结企业承包的经验与教训,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行、完善新一轮承包,今年5月,省社科联、省企管协会、省工经协会联合组织福建社科院、省委党校、厦门大学、福建师大、福州大学和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对福州、三明、漳州等地的29家企业,围绕承包制问题开展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调研报告和专题论文。现将调研报告刊载如下,供参考。
1990年05期 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沈供
<正>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改革实践的产物,它以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和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通过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十年来,企业制度的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进而大范围地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三年实践表明,承包制以契约的法律形式界定和稳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对稳定国民经济,保证财政收入的逐年增长,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是改革进程中的正确选择,也是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方针下,国家和企业都能够承受且近期投入相对节省的可行办法。由于
1990年05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明陈森,黄晓舟
<正> 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我们就企业承包制的问题对福州市经委、市财委、市财政局以及十家工商企业进行了综合调查。本篇研究报告,从调查的实际材料出发,结合我们的理论思考,对新一轮企业承包出现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990年05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郑清图
<正> 一、提高对企业实行承包制的认识问题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把责、权、利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经济关系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行承包制,是我国在现实经济条件下的正确选择,它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都有积极的意义。从1987年大面积推行承包制以来的实践证明,它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实现了企业多留、
1990年05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黄杰
<正> 一、1989年全省工贸企业承包工作回顾1989年,我省工交内贸企业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在治理整顿中努力坚持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承包制在经济环境剧变和政治动乱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去年,企业承包制所面临的形势是异常严峻的,一是经济环境
1990年05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4 ] - 陈守地
<正> 设立国家及地方政府投资企业,是为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要求而对传统投资体制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明确其职能不仅为确定地方政府投资企业应具有的特征和发展方向所需要,而且为总结经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所要求。本文就此做一些粗浅探讨。地方政府管辖的国家投资企业与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自发产生的企业不同。它是按
1990年05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2 ] - 刘克光,沈爱妹
<正> 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现实证明,我们党要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胜利,必须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政治优势。同样,肩负着我省四化建设重任的省直机关,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保证革命事业不断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机关干部应该具备哪些政治素质呢?我们
1990年05期 47-4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周济
<正> 福建的开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迄今,福建人民为创造优秀的中华文明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八闽大地上不仅科学技术源远流长,而且科技人才代代相继。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强大力量。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科技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提高和扩大。因此,研究福建的科学技术发展史,总结福建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经验,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古为今用”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试就福建科技史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及研究的意义等作一初步概述,旨在抛砖引玉,以促进福建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技史研究工作的开展。
1990年05期 49-5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4 ] - 余军
<正> 商品经济能否作为某一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我国理论界的观点不尽相同。有的从我国目前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实际出发,认为商品经济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更多的则认为商品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从逻辑上说,作为某一社会经济形态本质特征的,只能是为这一社会经济形态所特
1990年05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5 ] - 张晓金
<正> 理想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科学抽象方法。它面对一定的客观对象,借助于思维的抽象作用,建立一个理想模型。由于这个理想客体简化了过程和要素,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揭示本质,发现规律,因而是一种很有功效的科学方法。那么,在社会科学中,在人们研究和揭示社会系统的规律时,这一方法是否也适用,是否也有效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试对《资本论》中实际运用的理想方法作一简要分析。
1990年05期 60-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蓝兆瑞
<正> 社会主义社会的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家长对年轻一代的影响,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一股不可低估的教育力量。家庭教育对于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学校教育来说起着协调或抗拒的作用。当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要求一致的时候,年轻一代得以顺利成长;当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相悖的时候则影响年青一代的成长。而统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
1990年05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陈桂蓉
<正> 家庭生活方式是孩子品德立根、成长的土壤。本文拟就家庭生活方式对于子女的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谈谈初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方式是社会生活方式的缩影。它概括和反映的是人们全部的生活活动。人的生活活动的内容是十分复杂的,除了物质、文化的消费生活外,还有劳动生活、政治生活和其他精神生
1990年05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7 ] - 谢必震
<正> 明成化年以前,福州港在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上没有什么显著的地位可言,其原因在于当时广州港、泉州港都在海外贸易中占主导的地位。成化年以后,随着明统治者对外政策的变化,福州港在海外贸易中逐渐显现出它的突出地位,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港口。本文拟对福州港在明代海外贸易中的历史地位做一客观的评介。
1990年05期 71-7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1 ] - 翼然
<正> 在缓慢发展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积(氵淀)着的社会风气,融合了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区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本文试分析福建南部地区十七世纪社会经济风习的变迁及其特征与历史意义,希望有鉴于今。
1990年05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4 ] - 廖至诚
<正> 福建省首届人大制度建设理论研讨会于7月26日至28日在福州召开。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程序、副主任王一士、刘永业、肖健出席了开幕式,秘书长洪海主持了这次研讨会。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地区人大工委的代表,省直有关单位、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等近50人,会议收到论文79篇。现将研讨会观点综述如下:
1990年05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1 ] - 林光松
<正> 五月十四日至十八日,福建省金融学会与中国银行福州分行在涵江联合召开了人民币汇率专题研讨会。现将研讨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人民币理论汇率研究的使命及其作用与会代表认为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人民币与外币的价值平价所进行的科学的比较,并不断地为人民币与世界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的研究,就是人民
1990年05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正> 1990年7月9日至13日,福建省国际金融学会在东山县召开第一次学术研论会。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以党的十三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联系当前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着重对整治金融环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我省中国银行和其他对外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展开讨论,并对如何加强部门协作,采取积极对策和措施,为利用外资,引进台资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1990年05期 83-8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