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书翰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内容构成。即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学这两个层面论述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容。在总结一百多年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和我国理论工作者从四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2005年03期 4-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9 ] - 高尚全,全毅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特别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如何转变、确定和行使国家职能更是受到我国政府、专家学者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当前经济建设型政府有两个严重的误区:一是政府长期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起主导作用,这是当前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困难的根本原因;二是不恰当地把本应由政府或政府为主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如社会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推向市场,推向社会。这些导致我国政府的越位、错位与缺位现象的普遍存在。我国政府改革首先要给政府职能明确定位。我国经济制度创新,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还是打破行政垄断,无论是改革财政金融体制,还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都涉及政府本身的改革,应从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入手,才能消除政府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
2005年03期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10 ] - 肖文涛
当代中国波澜壮阔、快速激变的社会转型,引发了许多新的公共管理问题,对以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责为存在依据的公共管理部门,提出了包括理念重塑、职能界定、权力制衡、能力建设和体系构建等一系列的挑战。这就迫使我国公共管理部门尤其是政府机关应当不断地转型和变革,在摒弃过时的管理模式和放弃某些旧的职能的同时,必须因应新的行政生态环境,尽快采取新的治理模式,以达到一种新的、更高层面的秩序与稳定状态。
2005年03期 1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10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203 ] - 陈炳辉
国家是一个社会的公共管理组织,是与社会各种利益密切相关的。20世纪的西方学者各自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国家问题,探讨国家性质,形成了四种不同的国家观。其一,认为国家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其二,认为国家是统治者自身利益的维护者;其三,认为国家是各种利益的协调者;其四,认为国家是阶级利益的工具。
2005年03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9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72 ] - 吕景城
我国政府正经历着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责任政府”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它要求政府必须积极地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满足。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它意味着必须建立健全保证政府责任实现的控制机制。当前我国政府责任实现的控制机制至少应包括先进的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公开明晰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备的行政责任法律体系以及广泛程度的公众参与等四个层面。
2005年03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9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173 ] - 耶尔恩·吕森,赵协真
历史思想现代化的演变也可以概括为一部意义缺陷或失落的历史,如今,它面临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后现代主义思想谴责历史思想现代化中的意义缺陷。历史思想在根本上处于危险境地的是方法论上的合理性,它把历史构建为一门相当独立于它的各种变体的科学学科。正是这种合理性,作为人类生活实践之文化定位的原则,已经导致了这种合理性既无法对付又费解的境况。不过,历史编纂中的后现代转向也存在定位缺陷,我们应当唤醒历史理性来弥补这种定位缺陷。
2005年03期 43-5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2 ] - 海登·怀特,黄红霞
历史解释中形式主义与情境主义策略之间的冲突自古就有。情境主义的隐含之义是“历史的”。人们对历史对象和它们的情境进行的所有描述具有必然的比喻性质。情境主义解释策略在历史编纂中以对现象领域的描述为特色。对于情境及存在于情境中的实体的描述都是比喻性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比喻本身的不同形态说明。新历史主义文学史研究有意无意地与文学和历史学领域中占优势的正统学说发生了冲突,它试图以情境主义来弥补当前盛行的形式主义,但它仍然包含有形式主义。在研究中,新历史主义提出了文化诗学的观点,并已经拓展到历史诗学。
2005年03期 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10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89 ] - 弗兰克·安克斯密特,陈新
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什么文本、过去,而只有对它们的解释。近年来,人们注意到我们对于信息现象的态度变化了。对后现代主义而言,科学和信息都是遵从它们自身规律的独立的研究对象,语言和艺术并末被设定在与实在对立的位置,而是一种伪实在,因而是在实在之内的。我们现在更应该思考过去而不是研究过去。未来我们与过去的关系以及我们对过去的洞见将是一种比喻性的,而不是一种平实性的。后现代主义并不拒斥科学历史编纂,而只是使我们注意到现代主义者的恶性循环,这种循环会令我们相信在它之外不存在任何事物。但实际上,在它之外是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的整个领域。
2005年03期 67-7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6 ] - 郭铁民
区域协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然选择。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对今后我省构建互利共赢的区域协作的模式、内容、方式和方法、机制等提出了很好的设想,作了精心安排。对构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内涵要准确把握。发展区域协作就是要提升统筹区域发展能力。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应成为先行军。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是关键。
2005年03期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0 ] - 陈明森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范式,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具有互动关系,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而在外向度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进入退出行为会产生巨大市场结构效应。因此我国利用外资政策调整必须以更好地规范外资进入行为为重点,有利于消除我国目前存在的行政垄断和过渡竞争同时并存的二元市场结构,逐步建立以效率为基准、适度集中、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2005年03期 8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9 ] - 石爱虎,梁新潮
本文运用福建省的实际资料,分析了县级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考察了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若干建议。
2005年03期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4 ] - 周培元
中国正面临失业的严重威胁,造成中国严重失业的基本原因有二方面:一方面是政策失误,导致中国人口存在二大问题,一是人口多,二是质量低。另一方面是改革提高了劳动效率形成相对人口过剩。解决失业首先要调整经济发展观,要从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增长,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同时,国家应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作用来增进就业。
2005年03期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05 ] - 叶志坚
本文认为,探明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是解决马克思晚年笔记称谓问题的关键。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必定源于革命实践而绝非仅仅是理论研究上的需要。马克思晚年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就在于结合俄国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人类学研究的相关成果,揭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新设想。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学的研究,既应答了来自革命实践方面的挑战;又完善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本文指出,如若用“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这一称谓来取代“人类学笔记”,不但有悖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而且对马克思晚年的理论贡献也难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对于马克思晚年笔记的称谓,还是应该将其称之为“人类学笔记”。
2005年03期 11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74 ] - 许斗斗
康德的启蒙思想包含着应用理性来反思和批判的精神,福柯阐述了现代性与启蒙问题的内在联系,主张现代性的根本也是具有批判性的,是对人类历史有限性的反思。当然,现代性也具有其反面性,这就是吉登斯所说的现代风险社会。因此,我们的时代仍然需要启蒙,需要保持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警惕。
2005年03期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17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93 ] - 彭辉
国家的刑事政策以发挥刑罚惩罚和预防犯罪的作用为目的,而科学地行使刑罚权,充分发挥刑罚的作用是刑事政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本文首先通过对刑罚权理论的逻辑前提命题进行分析并深入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从物理学的角度对刑罚权分化予以思考,最后探讨了刑罚权分化对刑事政策的影响。
2005年03期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9 ] - 邹雄
笔者从界定原则、权利客体、权利内容和权利主体等方面对环境权的界定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证,从而得出结论:环境权是自然人享有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的法律权利。除自然人外,法人、国家、非人自然体都不能成为环境权的主体。环境权的权能是一个动态的体系,目前可以包括日照权、宁静权、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景观权、环境参与权,其中环境参与权是其核心权能。
2005年03期 13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10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125 ] - 蔡湘江
闽南民间舞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闽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多源性特征。闽南最有代表性的“拍胸舞”源自古闽越族祭祀舞蹈;“嗦啰嗹舞”与中原文化有着不同寻?脑ㄔ垂叵怠C瞿厦窦湮璧冈从诖匙诮滔八?并保留有域外文化遗响。
2005年03期 144-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40 ] - 黄新宪
本文通过对日本教育家伊泽修二在日据初期于台湾施行的一系列教育举措的分析,认为伊泽修二与台湾殖民教育发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系。
2005年03期 154-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4 ] - 薛东
本文从福建教育的起源发端及完整的历史形态、福建地域文化的演变及鲜明的教育特色、福建教育的发展态势及宝贵的经验总结三个角度对《福建教育史》一书进行评论,认为《福建教育史》一书注重把握地方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05年03期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