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访问量:597969
日访问量:124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检视与反思

    林默彪;

    本文试图在一种两极张力的思维框架中来检视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若干问题。这既突出了哲学反思的"问题意识",又开显出哲学的"后思"之本性,同时,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达至的一种理性的自觉。

    2011年06期 No.226 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2 ]
  • 西方空间生产理论及我国空间生产的历史抉择

    吴细玲;

    西方丰富的空间生产理论是资本空间实践逐步展开的结果,它为研究我国的空间生产现状提供了理论视角。我国在全球空间生产的背景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城市空间扩张运动。中国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使我国的空间生产体现出相当的历史价值,但是也暴露出比较明显的受发达国家空间剥夺、空间发展不平衡、空间不平等等方面的空间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看清西方空间生产理论在提供解决空间问题方法中的缺陷,结合中国的空间生产实际,改变我国在全球空间生产中的地位,科学规划空间,实现空间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维护空间正义。

    2011年06期 No.226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223 ]
  • 略论毛泽东方法论体系的构成

    林颖;

    毛泽东的方法论不仅包括其哲学方法论,而且还包括在其哲学方法论指导下一切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比如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作为二者之集中表现的领导方法的理论,它们构成了一个内容完备的毛泽东的方法论体系。

    2011年06期 No.226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2 ]
  • 论对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何以可能

    林凡;

    科学发展至今,在为人类生活带来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也越发显示出一种令人担忧的可能性———即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对策来控制其继续朝恶的方向发展。于是,对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何以可能,成为了我们急需探讨的问题。

    2011年06期 No.226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6 ]
  • 分割式整合——中国区域发展战略阐释——兼论闽台区域合作的模式选择

    郑有国;高文博;

    中国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也备受世界关注。中国要实现全面的崛起,应采取分割式整合战略,这是中国发展到现在历史与逻辑的必然选择。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闽台区域整合既是我国区域经济整合最为艰难的一个地区,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分割式整合的重要板块。

    2011年06期 No.226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0 ]
  • 中国朝代与国家治乱分合循环的解析——基于经济因子的视角

    莫翔;

    小农经济形态是中国统一专制王朝形成的经济基础。统一王朝在经济上有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与一般均衡经济的优点。专制王朝的统治型经济是导致王朝走向治乱循环的首要因素。王朝公共产品提供的短缺是导致中国王朝危机发生的起因,也是导致中国王朝治乱循环的直接根由。公共产品短缺的直接根源却在于国家公共财政的紧张。不过导致国家公共财政紧张与公共产品短缺的社会根源却是土地的"私有"与兼并。

    2011年06期 No.226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8 ]
  •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财政支出合理化探研

    鄢奋;

    我国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是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益事业、农村行政正常运转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本文依据农村公共财政供给总量不足且公共性财政支出效率低的状况,围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问题、如何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问题以及提升政府转移支付效率问题展开阐述。

    2011年06期 No.226 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3 ]
  •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翁东东;

    本文基于IS和Phillips曲线,在其中加入财政变量,进而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推导出含财政变量的最优货币规则。目的在于检验财政变量对我国的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是否有显著的影响。本文以我国1995年第1季度至2010年第2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表明,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率有间接的、统计显著的影响。这为经验性地检验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2011年06期 No.226 6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2 ]
  • 基于绿色消费的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吴飞美;

    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在消费领域的具体形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类进入生态需求阶段的必然结果。在简要阐述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的基础上,指出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深入研究宏观制度环境、中观供求市场、微观消费个体等因素对绿色消费的影响作用,由此构建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载体、消费者为主体的绿色消费体系,从而推动循环经济系统的长远、健康、持续发展。

    2011年06期 No.226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63 ]
  • 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省产业发展研究

    李桢;

    2006年底以来,我国出现了新的产业转移现象,各产业对区位要素重新配置。新一轮产业转移是原有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此次产业转移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在阐述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及其特征基础上,深入剖析福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福建要抓住全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根据区位特征进行产业定位,在产业定位与发展中发挥地区优势,强化产业凝聚力,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2011年06期 No.226 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7 ]
  • 超竞争环境下的组合战略:理论分析与泉州实例

    赵蓓;袁政慧;

    自20世纪80年代初竞争战略学说问世以来,学界在通用单一战略与组合战略哪一种更能提高组织绩效方面始终没有达成共识。随着相关领域学者对企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在战略高度上的不断探究,学界对组合战略的认识不断深入,对组合战略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文综述了组合战略的理论来源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简要总结和评判,采用福建泉州鞋服产业的数据,论证组合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我国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管理借鉴。

    2011年06期 No.226 9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1 ]
  • 国有上市公司利润分配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建构——以钢铁行业为例

    陈少晖;朱珍;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多数国企都已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改组或改制,并实现了优质资产的剥离上市。然而,长期以来,囿于历史的制度依赖与现实的利益诱因,我国钢铁等行业国有上市公司极少对包括国有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分配利润,或只是采取象征性的分红方式,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也助长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试行,有必要将国有上市公司的分红收益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保持国资预算收支的完整性并破解中国式的分红病。应根据分级所有、量入为出、分类征收等原则,构建包括组织体系、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评价和激励、预算监控等各个子系统在内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

    2011年06期 No.226 10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99 ]
  • 审计质量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张梅;

    本文以2001—2008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私有信息交易理论,分析审计质量如何影响股价波动同步性,以及"国退民进"浪潮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审计质量与股价波动同步性正相关,并且这种正相关性仅存在于正向盈余管理的情况中,而在负向盈余管理的情况中两者之间的正相关性不明显。同时,"国退民进"浪潮显著减弱了审计质量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本文不但丰富了审计质量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相关文献,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从会计师事务所角度加强信息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1年06期 No.226 11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50 ]
  • 我国农村文化重建的对策研究

    王玉玲;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日益凸显,根本原因在于农村文化自身的落后性。重建一种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农村文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对我国农村文化重建的必要性、机遇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了我国农村文化重建的"1234"对策。

    2011年06期 No.226 126-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50 ]
  •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中的青少年网瘾问题

    刘新庚;李超民;罗湘明;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极其复杂。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本文认为网络工具使用特性、网络心理需求无法满足、网络信息内容多元及网络传播异化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要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就需要切实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免疫力",努力实现高校、家庭和社会有机联动,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进行行为干预。

    2011年06期 No.226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0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55 ]
  • 论和谐社会语境下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李湘刚;

    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目的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律不能过分地落后于社会实践,尽快构建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具有极大的针对性,最直接的现实需求是大量公共利益被侵害而得不到司法救济。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现实设想主要在于原告资格、受案范围、启动程序、举证责任、诉讼费用。

    2011年06期 No.226 143-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82 ]
  • 林权概念的体系化研究

    林旭霞;张冬梅;

    法学研究的体系化视角,通过认识、描述法的内在关联,将法律概念或法律规则连成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反思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和林权改革实践,对林权概念进行体系化的安排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从外部体系的建构来看,林权与水权、渔业权、矿业权等自然资源物权在客体及规范功能上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决定了它与上述权利同属一个法律位阶,应纳入自然资源用益物权体系;在内部体系方面,林权客体的复合性及其相互间密切的联系,决定了它的具体权利构成,以及在权利冲突时的协调原则,从而形成了林权概念的内部体系。

    2011年06期 No.226 15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73 ]
  • 论再建希望作为重整启动之要件

    肖磊;

    东星案提供了实践中法院以缺乏"再建希望"为由驳回重整申请的案例。但梳理现行立法,重整启动之要件却仅有"重整原因",未见"再建希望"。但虑及重整程序系"救助"程序而非"宣告死亡"程序之逻辑自洽要求,企业欲启动重整除证明"需要救助(重整原因)"外,还应证明"有救活之可能性(再建希望)"。虑及股东滥用重整程序侵害债权人之风险,将"再建希望"纳入重整启动之要件,确属必要。观察域外,多存此类立法倾向,而我国法上作此设计,尚存"法院专业性"障碍与"再建希望概念模糊性"障碍。但通过法院调查听证程序之建立、营运价值与清算价值之比较的审查标准之建立,上述障碍可得消解。

    2011年06期 No.226 16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74 ]
  • 自由主义权利观检视

    于宏;

    在个人主义和普遍主义两大原则的支撑下,自由主义权利观强调个人有权利追求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主张权利优先于善,政府应当保持价值中立;虽然自由主义及其权利观占据西方思想的主流,并被充分地付诸实践,但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困境表明,自由主义权利观本身只是西方社会历史经验的反映,只是西方历史长河中某一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适合于所有不同文明社会的惟一模式。

    2011年06期 No.226 17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5 ]
  • 当代民间宗教的复兴与转型——以福建三一教为例

    林国平;

    本文以福建三一教为例,对当代民间宗教的复兴与转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在改革开放引发的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当代民间宗教也出现了复活或复兴,并随着社会的转型发生新的变化。当代民间宗教的最大变化是宗教的色彩逐渐淡化,神秘的面纱逐渐揭开,组织逐渐松散,积极介入社会生活,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些变化有的虽然刚刚开始,但其发展趋势似乎不可逆转,其最终结果可能导致民间宗教的性质发生转变。

    2011年06期 No.226 18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31 ]
  • 论闽越原始宗教对早期台湾社会的影响

    李湘敏;谢必震;

    台湾高山族的先民主要来自福建。闽越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各种宗教祭祀、巫占之风、宗教礼仪等也都随之进入台湾高山族人民的生活。这不仅丰富和补充了台湾高山族原有的宗教信仰体系,而且也为闽台两地少数民族的族缘联系提供了信仰纽带和丰富的资源,构成了台湾高山族特有的信仰和族群文化。

    2011年06期 No.226 199-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5 ]
  • 明清闽西南地区客家人的经济变迁

    郑庆喜;

    明清时期,闽西南地区因为客家人的迁入与奋斗,社会经济面貌有较大变化。粮食生产方面不但因水渠的兴修而使产量增加,而且出现了多种粮食作物和一年多熟稻米。经济作物方面有茶叶、烟草和蓝靛等种植。手工业发展兴盛,有制茶叶、制糖业、制烟业、纺织业、陶瓷业和冶炼业等。同时,商业亦取得一定程度发展,不但本地圩市发达,而且外向贸易有大量增长,形成一定的贸易网络和经营管理模式。

    2011年06期 No.226 20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4 ]
  • 试论我国古代的丧服制度与其所蕴含的礼法思想

    高萍;

    "丧服制度"是我国古代丧葬礼俗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符号与客观存在,不仅真实的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与法制特征,而且,其本身也成了直接的体现者。本文从我国古代丧服制度及其所蕴含的礼学思想、法制思想以及古代丧服制度改革对礼法思想挑战的反思几个方面来谈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011年06期 No.226 219-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8 ]
  • 北宋馆阁文士选任的“试除”之法探析——以《麟台故事》残本《选任》所载为主

    王照年;

    试除之法是宋初以来选拔和任用馆阁文士主要途径,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渐成定式,表现出了朝廷试除馆职文士的不同对象、标准、部门、地点、内容等较为确定的基本特征。试除之外,北宋在馆阁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中,还存在异恩、功伐、清选等较为个别的特殊情况,这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并不一定要通过正常试除的、当属选任馆阁职官的次要途径。而馆职的选拔和任用之途,又进而影响到了宋朝科举制度、用人体制等的变化。

    2011年06期 No.226 227-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1 ]
  • 书院祭祀与时代学术风尚的变迁

    肖永明;戴书宏;

    书院祭祀与时代学术风尚紧密相关。周、张、二程和朱、陆等理学大师分别在南宋中期及宋末至明初等两个时期登上了祭坛,而明中叶及清中叶则分别兴起了对阳明和经学家的祭祀。这实际上是对儒学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理学的成熟、理学的兴盛及异趋、王学的风行与乾嘉汉学的兴起等阶段的体现。

    2011年06期 No.226 235-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6 ]
  • 悲欣交集——《朝花夕拾》的情感结构

    郑家建;赖建玲;

    本文认为,在《朝花夕拾》文本之间,流淌的是鲁迅复杂而深沉的自我情感。当这些情感被审美之镜所照亮时,作者看到了自己回忆的现实指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与温暖,也看到了生命历程中一段悲伤的旅程。

    2011年06期 No.226 24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1 ]
  • “有思想的小说”与“被小说的思想”——回应俞兆平教授

    夏伟;夏中义;

    围绕《阿Q正传》这一鲁迅学案至今值得争议,因为这部小说的思想意蕴暨叙事魅力同样迷人。能从阿Q读出"思想家言"的智者当属珍贵,若进而从阿Q读出"小说家言",即读出鲁迅注入阿Q造型的思想是被小说化的,这就更经得起咀嚼。这亟需了解两条艺术规律:一是作家的初始动机对创作全程未必具决定性;二是小说的思想基因对作品不应具限定性。

    2011年06期 No.226 25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1 ]
  • 基于时间地理学视角的《红楼梦》核心人物行为空间解读

    张光英;

    用地理学方法对文学作品作出地理空间解读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尝试阶段,尽管国际地理学研究领域有段义孚等已经做了有益的开拓性研究。本文在国内首次运用时间地理学研究理论,通过地理学空间的阅读试验,尝试把新人文地理的视角引向文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文学作品文本的研究,也把文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文本文学视角的研究引向新人文地理的世界。时间地理学把人放在时间、空间中考虑,在时间地理学研究框架下,活动被作为一种常规发生的习惯行为来研究,强调了移动在行为空间中的重要性。研究认为:在传统的小说文本研究领域,关于小说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分析往往是站在全知全能的角度来分析其一般特征,掩盖了作者赋予的小说核心人物个体活动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而借鉴时间地理学的活动路径的研究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有助于从个人生活层次上确认小说核心人物活动空间结构分化的阶段,从而认识小说人物行为空间的形成。结合人文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对小说文本中人物时空间的研究是今后人文地理学学科拓展研究视野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2011年06期 No.226 273-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7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8 ]
  • 文学批评与文化心理——以诺斯罗普·弗莱的加拿大文学观为考察对象

    张文曦;

    诺斯罗普·弗莱是加拿大乃至整个北美最富盛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他对加拿大文学与文化的评论始终贯穿在他的整个学术生涯之中,并与其理论形成相互呼应,唇齿相依的态势。本文通过分析弗莱对加拿大文学与文化的评论,尝试阐释不同时期弗莱对加拿大评论的侧重,展现其对加拿大文学及文化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

    2011年06期 No.226 284-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4 ]
  • 语言哲学视阈下对语言学习本质的反思

    郑竹群;

    理解以现象学解释学的本质诠释了语言实践活动中语言学习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语言游戏和文本学习构成语言学习的实践活动。语言游戏由于本身无法对过去进行复活和居有,因此限制了语言学习对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构建。而文本学习以先天具有的"解释学循环"的理解结构承诺了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可能性。语言学习不但在于理解语言的意义,更在于通过理解语言的意义来构建主体的历史性理解。以发展的历史视阈获得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的沟通的理解是构建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价值所在。

    2011年06期 No.226 291-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4 ]
  • 郑敏诗歌中西交融的艺术探论

    陈邑华;

    郑敏是跨越中国现、当代两个时期的重要诗人和诗歌理论家。她的诗不仅始终以独特的诗韵丰富并影响着中国新诗的发展,而且无论在思想内蕴还是在形式方面都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独特风格。

    2011年06期 No.226 299-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2 ]
  • 泉州南音传承现状研究

    王珊;

    对泉州南音这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活化石"进行原汁原味的保存还是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一直是困扰后人并存在明显分歧的重大理论课题。多渠道、多层次的民间传播途径为泉州南音的传承提供了时代活力。将泉州南音教学引入现代教育序列,并聘请民间资深传承人讲授主干课程,则是近年来值得肯定的传承方式。但是,功利主义的盛行使中青年艺人中投机钻营者逐年增多,踏实钻研者却愈来愈少。总体来看,南音传承发展态势基本健康,去除其中不合规律的传承方式和改变思维定势,是我们长期的任务。

    2011年06期 No.226 307-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29 ]
  • 闽南文化生态视域下的泉州回族祭祖习俗

    丁玲玲;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文化积淀深厚,民风古朴淳厚。泉州百崎郭氏、陈埭丁氏独特的宗祠祭祖习俗是具有泉州地域特色的回族习俗之一,是闽南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泉州海外贸易的辉煌历史,体现了闽南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泉州回族祭祖习俗也是海峡两岸同胞交流的一个平台,具有保护与传承的价值。

    2011年06期 No.226 313-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2 ]
  • 我国漆艺产业化的文化自觉与战略思考

    骆文亮;

    中国漆艺本为世界漆艺源头,为世界文化作出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工业的冲击,漆艺在传统器用层面的光环褪却甚至消失。从根本上看,漆艺的兴衰发展受制于现实社会经济文化等历史条件的变化,漆艺的革新传承也体现着时代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嬗变。因此,在回归传统、回归自然的现代漆艺复苏的重要契机之下,如何在传统漆艺中注入现代元素,使漆艺以一定的兼容性和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是我国漆艺文化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2011年06期 No.226 320-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0 ]
  • 从文化产业角度看上海世博会的后期效应

    陈潜;王伟;杨洁洁;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闭幕后,总结世博会经验,充分发挥世博会的后期效应成为一个重大课题。世博会对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由世博会,上海的都市文化空间在全球化格局中被重塑,文化旅游中的身份认同得以重写。世博会也为上海产业园区的集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与可能,给会展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1年06期 No.226 327-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2 ]
  • 《东南学术》2011年总目录

    <正>~~

    2011年06期 No.226 33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正>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立于2009年9月,学院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所、2005年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1年06期 No.226 339+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