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访问量:597631
日访问量:6

公共管理与社会建设

  • 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以什邡、启东、宁波事件为例

    郑旭涛;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五维度分析框架,从社会背景、冲突根源、政治治理、群体心理、组织动员等五个维度解析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与社会背景有关,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冲突、健康权利和风险预防的混合作用,相关制度不完善和当地政府在萌芽期的不当处置是催化因素,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与愤慨、对相关企业项目潜在环境风险的恐惧心理是心理基础,积极分子的动员与抗议的弱组织化是重要原因。简而言之,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是一种源于相关主体利益冲突、普通民众健康权利和环境风险预防需求混合作用的,由积极分子发起动员的预防式抗争。

    2013年03期 No.235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9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4 ] |[阅读次数:266 ]
  • “分配型政权”:惠农政策背景下基层政权的运作特性及其影响

    申恒胜;

    在国家惠农政策持续输入与惠农资源大量供给的背景下,基层政权的性质与职能逐步转化为资源分配,即如何对国家输入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将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惠农政策真正"惠农"。但在政策实践中,基层政权通过对资源分配权力的掌握,在"取""予"之间有选择性地执行政策,延续了传统的行为模式。政策背景的转化使农民改变了被动参与者的角色,而积极地向基层政府索要资源。基层政权的分配性特征打破了"基层政权功能弱化"的模糊性理论界说,农民行为角色的转换也意味着基层政权并未完全"悬浮",这为解读国家与农民关系提供了新的分析理路。

    2013年03期 No.235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96 ]
  • 基于舆情博弈的公民有序化网络参与对策

    苑丰;刘武芳;

    当前网络舆情疏导和治理已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工作。网络舆情博弈是伴随着新媒介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逐步深入渗透以及公民维权意识的增长而诞生的一种公共生活方式,是民众权利借由新媒介而对既有社会权力形态的角力。民众的媒治依赖与政府的压迫性反应使舆情博弈呈现为"失范"特征,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处置网络热点舆情,会刺激民众提升维权行动的悲情烈度,使抗争性网络文化蔓延,丑化政府形象、消解政府权威。应切实转变治理理念、制定网络事件应对预案、提高舆情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推进现实社会管理创新。

    2013年03期 No.235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89 ]
  • 社会转型期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渠道探析

    邓秀华;

    农民工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来自农村,身份是农民,但又长期居住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随着时代变迁,农民工政治参与方式除了投票选举、信访为典型的传统渠道外,逐渐出现了手机、微博等一些新的现代网络渠道,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渠道逐渐走向了多元化。本文试从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传统与现代渠道的不同视角对农民工政治参与渠道进行梳理和归类,并对农民工政治参与权益保障的前景进行展望。

    2013年03期 No.235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80 ]

校园风光

  • 集美大学海西经济运行效率与风险测评研究中心

    <正>集美大学海西经济运行效率与风险测评研究中心是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立项建设单位,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5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9人,博士38人。海西经济运行效率与风险测评研究中心致力于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特别是对厦漳泉经济区所

    2013年03期 No.235 251+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2 ]

  • 深化对农村城镇化认识十题

    徐勇;

    本文认为,对城镇化需要深化认识。城镇化是中国改革发展的起点之一,打开了农民自由进城的大门。过往中国城镇化是残缺不全的,新型城镇化要实现城乡社会要素双向良性互动。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拉动GDP,而是为了人们过更高品质的生活;不仅实现农业转移人口顺利融入城镇,而且农村人口能够享受城镇化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城镇化是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体系,不同的动力推进从而形成不同的模式。城镇化是一个包括人、地、财、治、路在内的系统工程,也是现代化的重要节点之一。

    2013年03期 No.235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204 ]
  • 公共性视角下的公共行政概念——20世纪后期公共行政研究视角的转变

    张康之;张乾友;

    在公共行政文献中,"公共性"的概念的频繁出现主要是在"新公共行政运动"之后。正是在这个时候,"公共性"成为观察公共行政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公民主义"与"行政伦理"研究两种学术思潮。公民主义重视公民权利与公民精神等问题,要求公共行政通过保障公民权利和培育公民精神来促进民主行政的实现。行政伦理研究则突出了政体价值的规范性地位,并把公共行政对公民的责任看作实现政体价值的关键。90年代后期,随着批判"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反思运动的兴起,公民主义和行政伦理两股思潮在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批评中也汇流到了一起,共同聚焦于"参与治理"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关注,而且是把公民参与作为公共行政公共性实现的基本途径来看待的。

    2013年03期 No.235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30 ]
  • 论公共政策评估中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的有效实施

    郭渐强;寇晓霖;

    我国初步建立和实施了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然而效果不理想,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薄弱状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的实施。若要有效推进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的实施,需强化我国公共政策的评估,充分发挥政策评估在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2013年03期 No.235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39 ]
  • 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法制的转型及启示

    余绍山;陈斌彬;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金融体系长期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暴露无遗。美欧英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和相关的国际金融组织都接踵出台了多个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开始由实施短期的应景救市措施转而寻求法律方面的调整与改革,以此从制度上修复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在缺陷。从内容上看,这些方案无不在深化微观审慎的基础上力倡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建构。这种宏微观审慎与微观审慎有机结合的监管安排无疑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立法变革的主旋律。我国金融监管立法也应主动顺应这种趋势,从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能定位、金融顺周期性解决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影子银行监管等方面加以建构和完善,突出地解决系统性风险监管缺失这一痼疾,以更好地适应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客观需要。

    2013年03期 No.235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208 ]
  • 薪酬委员会独立性与高管货币薪酬:独立董事声誉的调节作用

    孙烨;孟佳娃;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内引入声誉假说,用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声誉在薪酬委员会独立性与高管货币薪酬及薪酬-绩效敏感度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独立性强的薪酬委员会助推了高管货币薪酬,增强了薪酬-绩效敏感度。嵌入独立董事声誉机制后发现,独立董事人才声誉减弱了薪酬委员会独立性对高管货币薪酬的助推作用;独立董事专家声誉减弱了薪酬委员会独立性对高管货币薪酬-绩效敏感度的提升作用。

    2013年03期 No.235 5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92 ]
  • 碳交易的国际实践经验与启示

    谢绵陛;

    碳交易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简称,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机制,已被很多国家和机构认为是一种能有效降低成本的减排措施。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形势下,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化节能减排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碳交易的基础是排放许可的分配制度、排放监测与核算制度,其次是交易平台的建设。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国际主要碳交易制度安排和碳交易平台建设经验,并探讨了国际经验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和发展路径。

    2013年03期 No.235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0 ]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实证研究

    陈灏;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当前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取得源数据样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资产负债状况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以及中小企业的自身规模不同对企业融资是否存在差异影响的问题,意在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当下的融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为中小企业融资走出困境提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2013年03期 No.235 7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7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349 ]
  • 独立董事、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与企业价值

    张梅;

    伴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正逐步迈进全流通时代,如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抑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目前研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发现:(1)随着独立董事比例的增高,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将显著降低;(2)随着独立董事中具有会计背景的人数的增多,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将显著降低;(3)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具有政治背景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并没有显著的降低,考虑到公司终极控制人的影响,检验结果也表明具有政治背景的独立董事对抑制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没有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4)具有政治背景的独立董事能显著增加企业价值,这种作用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尤为明显。可见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着监督和平衡的重要作用,但独立董事制度仍然有待完善。

    2013年03期 No.235 8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7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04 ]
  • 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物流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

    王健;钟俊娟;

    文章采用2004-2011年在A股上市的25家物流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了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传统共谋假说、相对市场势力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市场支持相对市场势力假说,市场份额与物流企业总资产净利润率显著正相关,而物流业X-效率和规模效率与物流企业绩效的关系均不显著。宏观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物流业绩效的提高;同时,控制企业经营风险,降低企业资产负债,能够有效提高物流业绩效。

    2013年03期 No.235 9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96 ]
  • 海峡两岸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安增军;杨敏;

    本文在建立海峡两岸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见东南学术2012年第4期),应用ANP理论构建了两岸产业转移效应网络层次评价模型,解决了两岸产业转移效应评价的不完全独立问题。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求解,确定了各因素及具体指标的局部和全局权重,并以内陆台商投资比较集中的5省市为研究对象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两岸产业转移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建议。

    2013年03期 No.235 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3 ]
  • 休闲农业视野下闲置宅基地开发合理意蕴探析

    曾芳芳;朱朝枝;

    本文把休闲农业这种新型产业引入到农村闲置宅基地开发中,将之作为一种闲置宅基地开发模式的有效路径,对其合理性进行剖析,一是政策框架合理性,将休闲农业作为寻求现今法律法规框架下闲置宅基地开发的产业依托;二是产业前景合理性,从城乡发展的需求、条件、时机等方面论证休闲农业产业具有的蓬勃生命力;三是资源合理性,通过对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四大类资源的分析,探讨农业资源要素在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可满足度和闲置宅基地开发过程中的贡献度间的共融性;四是价值合理性,运用利益分析视角,剖析农民、农村集体组织、政府、企业、城镇居民等可能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从而寻得休闲农业视野下闲置宅基地开发合理性的价值依赖。

    2013年03期 No.235 11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7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75 ]
  • “有与无”:形而上学之根本困惑——海德格尔的“本有”道路与黑格尔的“精神”进程

    刘立东;

    本文试图结合海德格尔后期著作《哲学献文》与黑格尔《精神哲学》论述"有与无"在形而上学上的地位和思考进路,并由此领会"哲学"研究中的肯定和否定、形式和内容、必然和自由间的思辨关系。这种关系立足于对人学和神学、现实和理想的固有关联,并由此体现出哲学的语言变换和思路跃迁。本文从《哲学献文》中的"本有"(Ereignis)和《精神哲学》中的"精神"(Geist)所共有的自在自为这一不断回复自身的特征入手,以便论说"有"与"无"在哲学纯思之初及其之末所达到的思想自由之路。并指出前者偏重以"无"去论"有无"而后者是偏重以"有"去论"有无",并由此揭示出近现代哲学对形而上学根本困惑的思路差异。

    2013年03期 No.235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9 ]
  •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弗洛姆人性异化论新探

    李红珍;

    人性异化是弗洛姆异化理论的特色内容,也是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以其之见,在现代西方社会的全面异化中,人性异化是最深刻的异化类型。重要的是,产生这种人性异化的本真原因恰恰是现代西方社会的"生存的两歧"状况,它直接导致了人的心理的严重分裂和人性的扭曲。惟有以文化道德领域的变革为先导,推进现代社会的全面变革,努力健全人的心理,才是消除现代社会人性异化的理想途径。弗洛姆的人性异化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做了某种意义的修正,其合理性有待商榷,但却可以启发人们重新关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也为人们进一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

    2013年03期 No.235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9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143 ]
  • 土地伦理学的三种价值判断维度及其构建路径

    赵晓庆;汪应宏;

    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地质量下降、土地生态退化问题,人们应该重新思考人类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指导思想,尊重土地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重视土地伦理学。土地伦理学包括三种价值判断维度:生态自然价值判断、土地健康标准判断和社会公正维度判断。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构建我国土地伦理学实践的路径包括:改变"经济人"的思维模式,培养土地利用的"生态人",落实土地生态补偿制度,以土地伦理思想为指导,建立健全土地法律法规等。

    2013年03期 No.235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8 ]
  • 劳伦斯生态伦理批判

    蒯正轶;

    在劳伦斯的作品序列中,生态伦理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功能抢占了重要的哲学高度,通过挖掘人处理自身与所处环境之间关系的伦理规范,探讨人对作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社会与精神三大领域的特定的伦理价值关系。本文就从这个背景出发,探讨劳伦斯特定作品中不同层次展现出的生态理论批判意识和方法。

    2013年03期 No.235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2 ]
  • 关系社会学本体论初探

    李艳春;

    本文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关系视角加以界定,从关系视角探讨社会本质、关系的生成及属性等;认为关系社会学不仅是单纯的友谊和交往,其存在的人文关怀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社会世界,对研究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将是极为重要的知识体系和研究途径。

    2013年03期 No.235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0 ]
  • 现代女性隐婚现象探析——以福州女性白领为例

    张叶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现代女性悄悄地当起了"隐婚族"。现代女性选择隐婚的动机是什么?隐婚又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本文试图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以福州女性白领为例,对现代女性的隐婚现象进行实证调查和质性访谈,进而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借此了解现代女性隐婚的动机及隐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3年03期 No.235 15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0 ]
  • 论比较法研究域下的情势变更规则及其适用

    王洪;张伟;

    通过比较法的研究,本文对我国情势变更规则的几个适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1)以履行艰难来界分情势变更规则与不可抗力规则的救济范围具有合理性与普遍性,比较法上"经济不能"、"不可预见理论"和"经济上履行艰难"等概念,亦是对履行艰难由情势变更规则救济的有力说明;(2)情势变更规则对"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救济应当从严从紧,英美法上完全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及主要合同目的实质性受挫等理论值得借鉴与重视;(3)将再交涉义务作为情势变更规则的第一性法律效果,从而使当事人通过自主性交涉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这既是对意思自治的尊重,也是向契约严守原则的回归。

    2013年03期 No.235 16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2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7 ] |[阅读次数:146 ]
  • 私人银行的业务承接及其法律风险防范

    徐卫东;李梓宁;

    私人银行起源于18世纪的瑞士。20世纪90年代后期,私人财富管理制度开始向机构类型多元化与服务范围多样化转化,已具有成熟私人银行的特点。从业务范围看,国外私人银行更注重为高端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它能够为客户带来高净值资产的投资收益,满足客户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首要需求,并为客户制定一系列的金融理财方案。我国私人银行从2007年开始引入,起步较晚,在金融业务承接等诸方面存在诸多风险,这使得我国私人银行面临着严峻的金融风险。因此,建立我国的私人银行法律规范体系,规范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是我国金融发展之必然趋势。

    2013年03期 No.235 168-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56 ]
  • 因不实陈述而订立合同之相关法律问题探析

    吴祖祥;

    不实陈述是指行为人存在与事实不符的陈述或隐瞒事实的行为,可分为欺诈性不实陈述、过失性不实陈述和无过失不实陈述三类。因不实陈述而订立的合同,相对人可以依法行使撤销权进行撤销。但是,撤销权的行使受到诸多限制。当前我国《合同法》仅将欺诈性不实陈述纳入其调整的范围,而没有将过失性不实陈述和无过失性不实陈述纳入其调整的范围。笔者认为,为了更充分地对相对人的权益予以救济,应将过失性不实陈述和无过失性不实陈述纳入到《合同法》的调整范围。

    2013年03期 No.235 174-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1 ]
  • 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数额量定的比较研究

    白峻;

    合理的数额量定,是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发挥制度效用的决定性环节。英美法系国家通过量定主体转变、审判程序分离、违宪审查等多种方式,推动数额量定运作的理性化发展;大陆法系国家倾向于设置补偿性赔偿倍数或最高限额。成本内化与利益消除是数额量定在经济分析研究中的两种充分体现阻遏功能的计算模式,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数额量定,应体现惩罚与阻遏核心功能,保持适当可预见性,设置数额量定参考标准,发挥案例指导制度效用,并应设置相应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条文。

    2013年03期 No.235 182-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9 ]
  • 福建祖庙金身巡游台湾的文化现象探析——以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金门为例

    林国平;范正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福建祖庙金身巡游台湾的活动逐渐发展成为闽台神缘的新形式。从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金门的例子来看,金身巡游活动的文化原型可以追溯到古代帝王巡狩制度,动力机制可以归结为庙际关系网带来的社会资本生产,而两岸的政治、经济因素则扮演了幕后导演的角色。福建祖庙金身巡游台湾的活动是宗教与社会互动的产物,彰显了政治、经济因素在当代的文化行为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两岸不同的利益集团均从中获取各自想要的东西,产生了难得的合作共赢的结果。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从福建祖庙金身巡游台湾热中可以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

    2013年03期 No.235 191-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18 ]
  • 论闽南文化与妈祖信仰的关系

    林晓峰;郑镛;

    妈祖信仰发端于莆田湄洲岛,经千百年扩散、传播、丰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闽南与莆田有着密切的地缘关系,林默娘的生活年代,湄洲归泉州管辖,故《元史》称其为"泉州神女"。元以降,闽南人驰骋海上,逐利争锋,莫不视妈祖为保护神,特别是康熙年代,闽南籍将领施琅、蓝理等以妈祖助战,统一台湾为由,奏请清廷"崇加敕封",其封号遂由妃升后,神格无以伦比,影响愈加广泛,闽南人自发地成为海外妈祖信仰的最重要传播者。随着明末清初的大批闽南商人迁居台湾,他们遂成为台湾地区妈祖信仰的传承者和推动者。在台湾,祭拜妈祖不仅有祈福消灾的现实诉求,更有怀祖寻根的文化内涵。由于地缘关系和世代相承的对海上女神———妈祖的崇敬、信仰,闽南人在促成妈祖信仰国际化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2013年03期 No.235 200-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8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3 ]
  • “俗化”与教化——论闽籍学官与清代台湾社会

    杨艳华;陈庆元;

    清代台湾经历了一个由移民社会转向定居社会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经济取向浓厚、人口素质较低,社会文化发展中出现了"俗化"现象,即文教不兴、陋俗盛行、精致文化无由发展。清代闽籍学官作为一个文化素质、节操修持较高的群体,以修缮学宫、重教兴学推动了台湾的文教发展;以秉承中国"采诗观风"传统的风土诗,来化导台湾社会的种种陋俗;以标举郑五娘、五妃为节烈典范来形塑台湾的社会伦理秩序。这在清代台湾社会趋向文治化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教化作用。

    2013年03期 No.235 206-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9 ]
  • 闽台民间艺术“即兴创作”中的创造性思维分析

    黄明珠;

    闽台闽南族群民间舞蹈和南音及歌仔戏等民间艺术中的"即兴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闽台艺人的创造思维,具有整合创造思维、联想类比创造思维以及正反转化创造思维等特征。闽台民间艺术中"即兴创作"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高校应依托本民族传统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挖掘和利用闽台民间艺术的即兴创作在在培养人的创造性方面的作用,为培养出既具有中华认知特点又符合时代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2013年03期 No.235 21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5 ]
  • 高甲戏与闽台社会变迁

    潘荣阳;

    高甲戏兴起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和变迁之际,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台湾和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两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闽台高甲戏吸收了梨园戏、南音和京剧等民间曲艺的优秀表演艺术,剧种个性日益彰显。民国期间,高甲戏在东南亚社会演出出现热潮,丑行表演特色崭露头角。随着工业社会对闽台两地的影响和渗透,高甲戏遭遇不同程度的冲击,闽南高甲戏受到极大的挑战,而台湾高甲戏则日趋衰亡。

    2013年03期 No.235 219-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5 ]
  • 蓝、红、白的交响——中国乡土小说思潮论

    林朝霞;杨春时;

    乡土小说是现代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写作传统,它汇集了不同的文学思潮。跳出原有的研究范畴,乡土小说历经了启蒙主义、革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思潮的演变,笔者认为,可以用蓝、红、白来概括乡土小说在启蒙主义影响下的沉郁乡愁主题、在革命古典主义影响下的热情乡颂主题以及在浪漫主义影响下的纯净乡恋主题。

    2013年03期 No.235 226-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3 ]
  • 历史反思的错位与困惑——论“伤痕文学”思潮的思想阈限及意识形态规约

    王琼;

    "伤痕文学"思潮身处一个逐渐开放的文学环境和世界文学格局,因其自身的思想阈限和意识形态规约,未能建构与呈现文学应有的自主性。"伤痕文学"思潮以"人道主义"为哲学基础,对"文化大革命"这一现代症候作了"封建性"的指认,并催生出了新的现代化的意识形态。这一哲学基础必然导致其历史反思的错位和局限。而其式微的原因,除了其哲学基础的局限性之外,来自官方意识形态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和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的规约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种种内耗和外控因素,更由于政治因素的强力介入,"伤痕文学"思潮只能作为文学史上的"刹那",而无力应对七八十年代之交,国门刚刚打开后的"繁华"。

    2013年03期 No.235 23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2 ]
  • 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戏剧的后现代主义特质——以孟京辉为考察中心

    倪思然;常瀚文;

    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戏剧为当代中国戏剧注入了崭新的艺术与文化元素。以孟京辉的戏剧创作观和舞台实践为考察中心,可见该时期先锋戏剧的后现代主义特质主要体现在情节结构、舞台形象塑造与戏剧语言三个方面,呈现出与西方后现代艺术似中见异的"东方后现代"色泽。该阶段的先锋戏剧对于中外戏剧艺术的资源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且在市场经济兴盛的语境中,面临着文化身份的困境与悖论。

    2013年03期 No.235 24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8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