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海星;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论视阈内,人权根源于人所特有的自由存在与平等发展的本质社会诉求,通过体现国家权力的法得到确认和肯定,不仅具有普遍的价值形式,而且具有切实的行动内涵,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理想性与现实性、人文性与人民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的问题实质在于: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价值理想确立为中国的人权实践原则,并使人权作为一种行动将公平正义贯彻到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的开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的规律性把握。
2016年05期 No.255 42-47+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5 ] - 张力;任晓春;
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依法以清单公开的形式对行政权力事项进行清理,以锁定政府职权边界,强化行政问责与监督的一种权力制约机制。该制度的提出与运行,彰显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集体依法行政的执政智慧与责任担当。我国权力清单制度还面临三大现实考量,主要表现在"依清单行政"的地方性实践造成了对"依法行政"的内涵式剥蚀,权力清单的地方差异与配权乱象使其难以发挥"给权力编织笼子"的制度功能,清单编制机构的不协调及其相应责任制度的缺失,使得制度效用大为降低。为此,必须坚定依法行政理念,正确厘定权力清单的法益职能;规范清单内容,合理设计清单编制流程;调适与权力清单设置相关的法制体系,建立权力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搭建阳光政务平台,完善清单监督与责任机制,让依法行政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常态。
2016年05期 No.255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44 ] - 李平;陈星星;
能源消耗产出效率是度量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本文构建了两阶段DEA模型,首先建立了中国能源消耗产出随机前沿效率模型测算我国八大经济区域的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然后运用面板Tobit模型研究了政府规模、第二产业增加值、城镇化率、对外贸易水平对中国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单位能源消耗实际GDP产出呈逐年下降趋势,能源投入并未带来同比例经济产值的增加;我国八大经济区域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差异明显,能源消耗产出效率较高的区域有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能源消耗产出效率较低的区域为大西北地区;我国各区域能源消耗产出效率逐年下降,1990~2012年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的能源消耗产出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规模、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外贸易水平对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城市化率对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2016年05期 No.255 91-10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1 ] - 卢长宝;郭晓芳;陈丹妮;唐振鹏;
奢侈品是判断身份和地位的社会标准之一。按照奢侈相对性和购买能力,可将消费者分为"上层、中上层、中下层及底层消费群体"。上述四个群体及不同群体内部成员之间会围绕奢侈品消费而展开上行、下行与平行的比较,并因此诱发不同的认知评价与比较情感。其中,优越感主要是下行比较中经差异性检验后产生的向下对比效应,羡慕主要是上行比较中经相似性检验后产生的向上同化效应,嫉妒主要是上行比较中经差异性检验产生的向上对比效应,焦虑与厌恶主要是下行比较中经相似性检验后产生的向下同化效应。由于所有群体都有追寻正性情感及逃避负性情感的诉求,因此,一方面既要保障优势群体追寻优越感的需要,并借助羡慕等正性情感激励潜在消费,也要注意优势群体规避焦虑、厌恶等负性情感的需要,防止奢侈品泛滥、品牌过度延伸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需严防奢侈品因阶层区隔功能而导致的恶性嫉妒及仇视行为,防止下层民众对奢侈品拥有阶层的攻击。
2016年05期 No.255 106-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47 ] - 赵蓓;贾艳瑞;
品牌故事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它传达了企业的品牌文化,彰显了产品或服务的附加价值,突显了企业的价值观、审美观。品牌联想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企业至关重要。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扎根理论两种方法,对品牌联想与品牌故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希望可以得出一些较有意义的结论。并且,希望品牌故事与品牌联想的关系研究可以帮助国内企业再一次认识到品牌故事的重要性,从品牌故事与品牌联想之间的关系出发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增强国内品牌的生命力。
2016年05期 No.255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3 ] - 潘新美;何彬;
与西方国家治理逻辑不同的是,交易成本和官僚组织中的激励结构是我国公共服务"逆向合同外包"的组织基础和制度逻辑。在合同外包阶段,吸引社会私人资金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回应上级政府的偏好是地方政府选择合同外包方式的主要原因,合同外包成为下级政府争夺上级政府注意力的有效策略,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性激励来自于官僚体制的晋升激励;在逆向合同外包阶段,上级政府偏好的转移使得合同外包不再具有晋升激励,合同外包过程中出现的承包商依据高专用性资产"坐地起价"、合同设计中的"道德风险"以及承包商的"监管绑架",地方政府绩效改革后所产生的财政激励,共同促使地方政府实施公共服务逆向合同外包。交易成本和激励结构共同塑造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选择,但激励结构起着更为基础性的作用。
2016年05期 No.255 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9 ] - 戴青兰;
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重要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大创新。低门槛,高灵活度的村镇银行的出现及时为农村金融供给提供了新渠道。与此同时,村镇银行的经营现状、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以泉州农商行发起设立的12家村镇银行调研实证为例,对村镇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研究,并从外部环境与内部治理结构出发阐述村镇银行发展中的优劣势所在,据此探讨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016年05期 No.255 13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41 ] - 龙云;任力;
农地流转能促进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但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进程加快,农业碳排放也会发生改变。本文利用对湖南省平江县113个农户进行田野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地流转将导致农业碳排放增加,兼业占总收入比重和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农业碳排放量越少,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农地流转过程中应加强绿色耕种技术和方式的推广,并进行一定的补贴;对农户进行生态环保方面的教育和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根据各地农耕文化制定有差异的低碳排放政策等。
2016年05期 No.255 140-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0 ] - 廖萌;
海外华商经济实力强大,是住在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是中国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为海外华商投资中国提供新的机遇,海外华商既是投资者也是受益者。本文在介绍海外华商基本经济状况和投资中国的阶段特点基础上,从外因和内因两个层面分析海外华商投资中国的驱动因素,包括海外华商对祖籍国的感情、对利益的追求和投资风险的分散;海外华商网络的推力、中国新的投资需求拉动和制定各项优惠措施形成的拉力。在新形势下,部分驱动因素有弱化的趋势,同时面临来自住在国、海外华商自身和其他竞争国家等方面的阻力。我们应从适度维持对海外华商的优惠政策、鼓励海外华商合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继续吸引海外华商投资中国。
2016年05期 No.255 148-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4 ] - 马才巍;Norman Au;
一线城市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前卫、最经典、最集中的地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一线城市旅游在国际上是否具有竞争力优势,决定着这个国家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格局。我国一线城市旅游发展水平很不平衡,需要加以探究。研究发现:第一,城市旅游竞争力是由各个既独立又联系驱动发展因素聚合而成,其中对旅游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指标是基础设施竞争力、经济实力竞争力、旅游环境竞争力;第二,中国一线各城市旅游环境竞争空间差异显著。旅游空间结构呈现以深圳、广州、上海、北京为中心的辐射圈,综合竞争力评价排名与我们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差别;第三,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城市旅游吸引空间分布高度契合,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比研究,以其优长和短板,提出了建言建策。
2016年05期 No.255 155-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49 ] - 潘叔明;
文存读《孙子》的六篇学术随笔。从兵家、孙武、计、诈、非攻、非始入手,提供对孙学的认知、态度与心得,就教读者。
2016年05期 No.255 163-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9 ] - 姜家君;
蓝鼎元是清初道南理学一脉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经济之儒""循吏""筹台之宗匠",以事功实行而著称。在其理学思想体系中,他从"人伦日用皆道"的实道论,居敬、存诚的实功论,经世理物的实践论三方面,将理学在实学的方向上重新阐释定位,从而为研究清初理学转向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视界。
2016年05期 No.255 179-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2 ] - 赵婧怡;季芳桐;
张之洞的义利观以道义居首、不讲私利及崇尚公利为核心,关注政治与道德实践,是朝代更替和特殊社会语境下的旨在缓解道德危机、发展新道义和富国强民的一种伦理思考。在张之洞的义利观中,义利兼顾是一个核心范畴,这反映了我国传统义利观念的演进及晚清义利观新旧拉锯的时代特色,突显了张之洞在危势下提出其调和折衷义利观的可贵。张之洞的义利观从社会伦理层面开启了时人对义利观念的思考和探究,也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
2016年05期 No.255 18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周云龙;
感受主体与当下存在的想象关系,需要借助对往昔的建构。面对深度全球化、数字媒介化时代的人事全非,当代华语电影及其相关批评同样分享了这一思想原则。不约而同地努力追寻一个真实的、未被污染的、非拟像的"血肉中国"主体,作为民族文化再出发的原初起点,成为"中国崛起"时代华语电影构建国家形象的主要策略。然而,这个过程暗含着一个自反的权力运作过程:通过将旧事物排斥、放逐出某个共同体,以达到刻意遗忘历史,找到一个纯粹当下的目的;但只有已经存在的事物才能够被陌生化为"真实"的新起点,那么这里的"真实"就只能是一个幻象,因为它早已被历史因果律所消解,从来都无法独立于被刻意遗忘的历史而生成。
2016年05期 No.255 191-199+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9 ] - 吴鸿雅;
中德文化遗产研究不仅为理论命题,更是实践主题。具体说来,文化遗产研究既有时间指向,亦有空间视域;既属历史理论,也为现实观照;既是广度问题,且是深度问题。将她放在时空象限中考察,文化遗产研究贵在打造语境维、实证维、理性维、直觉维之四维时空。辨析其四维时空的内涵,关注其四维时空的流溢、升华和崇高的张力问题,意义重大。研究表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关于文化遗产的研究理路。
2016年05期 No.255 200-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张宁宁;
中国古代宫怨诗传播符号大致分为人物符号与非人物符号两大类。宫怨诗作者将其要表达的内容与特定符号进行置换,宫怨诗读者则借助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与约定俗成,正确地将某种关联还原出来。异质文化语境中,中国古代宫怨诗传播符号体现出共享性特征;同质文化语境中,则体现出差异性特征。宫怨诗借助特定的传播符号,向世人传递以男权、皇权为核心的男尊女卑和君尊臣卑观念,以及温柔敦厚的文学批评传统,这些正是中国古代宫怨诗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文化归宿和价值观选择。
2016年05期 No.255 206-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6 ] - 鹿苗苗;
"江湖诗人群体"是清代中期不同于主流诗派的一个特殊诗群,这个群体因社会阶层的相近和飘零乞食的状态,诗群成员以远方寄声为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一些共性的诗歌群体,他们的诗作题材内容上多吟咏情志之作、情感上追求浓度与力度的融合、风格上多清新雄健之语,在清代中期学人之诗盛行之时颇显珍贵。
2016年05期 No.255 212-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6 ] - 吴仁华;
林纾是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其墓联"著述党沾东越传,功名早淡北山文"为生前自撰,从为文与为人两个方面对自己一生进行了总结,既表现了对自己的文学成就的自信,也体现了对坚守道义的追求。林纾自撰墓联反映了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下传统文人的心态,深入了解墓联的意涵,可以完整理解林纾的内心世界,更加公正平实地评价这位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2016年05期 No.255 220-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黄漫远;
以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为技术手段,通过关键词共现及可视化技术,从文献计量角度分别对书院研究的核心作者、核心机构及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书院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断代书院研究等四个方面,并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核心作者群和集团性的区域研究机构。
2016年05期 No.255 225-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5 ] - 许莹莹;
明代福建官学教育承前启后、既往开来,在福建教育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教育的兴盛,推动了地域文化的繁荣。具体而言,在文教水平的提升、人才的培养、社会风俗的改善、社会结构的改造、地方文化事业的开展等方面,对福建地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6年05期 No.255 23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2 ] - 陈荣生;
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历经五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一套成熟的发展模式。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文章首先介绍了新加坡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体系,接着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例,从以经济发展需求为先导的人才培养、"无界化"组织管理、"无货架寿命"教师专能开发、"教学工厂"模式课程建设、人文校园与科学精神高度融合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并结合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2016年05期 No.255 240-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