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东航;
中国共产党是现代中国成长的核心领导力量,而革命逻辑、现代化逻辑与民族复兴逻辑是理解现代中国最重要的线索。借助历史政治学的理论资源分析发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正是从这三种逻辑出发,先后领导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三个阶段。百年来,三重逻辑在不同阶段各有主导,依次展开和转换,呈现出交织叠加的复杂动态过程。这三重复线逻辑储存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许多特征和信息单元,从观念和组织上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国家的政治生态。
2021年04期 No.284 1-1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 ] - 福建师范大学竞争力研究中心课题组;李军军;易小丽;程俊恒;黄茂兴;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历程、改革开放时期的跨越发展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初心和使命,书写下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从贫穷落后到国强民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回顾和总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对新时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1年04期 No.284 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5K] [下载次数:1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 ] - 张亚光;沈博;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经济思想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系统性理论成果。新中国成立前后,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思想框架基础上,沈志远、许涤新、陶大镛、薛暮桥、马寅初、千家驹等经济学者围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历史条件、形态成分、性质特征、主要矛盾、运行法则、发展前途等理论问题以及各类现实的政策问题进行学理诠释和论证推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推进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深入研究当时学术界对新民主主义经济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可为认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提供新的素材,为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脉络提供新的视角,也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提供宝贵的历史镜鉴。
2021年04期 No.284 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周新原;
马克思生活观揭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内涵、结构与发展变迁规律:生活世界是由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生活、道德生活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其丰富样态。马克思生活观的理论特质在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深厚的人文关怀、鲜明的辩证唯物性。在当代,马克思生活观的理论和方法为我们审视和破解生活世界重大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新时代"美好生活"思想与马克思生活观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因而,遵循马克思生活观的运思逻辑与理论品格,洞察当代生活世界的重大问题,坚持新发展理念,有助于破解生活世界的主要矛盾,实现美好生活。
2021年04期 No.284 36-45+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9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 ] - 陈联俊;邓双全;
党外知识分子是目前我国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论行为影响深远,需要深入探究其政治认同问题。网络空间中党外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生发逻辑贯穿在政治观念来源、政治利益博弈、政治交往变化以及政治传播情境中,生发特质表现在专业性、指向性、公共性、批判性等方面,生发影响通过网络主体观念、网络社交媒体、网络舆论空间、网络公共领域体现出来。要从推进网络政治自觉、建构网络政治信任、维护网络政治权威、优化网络政治生态等方面增强网络空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认同,促进形成良好的网络政治环境。
2021年04期 No.284 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 ] - 陈健;
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是基于人类整体利益而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这一倡议的实践能够有效破解西方数字帝国主义。从历史逻辑看,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积淀的合作共赢精神和中华民族和合基因的传承与发展,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对帝国主义的历史担当。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既是对列宁的帝国主义资本扩张批判理论、帝国主义垄断同盟批判理论和帝国主义生产垄断批判理论等的理论遵循,在实践中也能够促进南北国家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正因其具有深厚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因此必然能够破解南北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失衡和发展差距日益加大等问题,进而有效应对西方数字帝国主义,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数字发展权益。
2021年04期 No.284 5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1 ]
- 杨嵘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遍应用,政府数据治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作为政府治理的方式和技术手段,数据治理虽然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却缺少理论层面上的价值问询和制度层面上的法律保障,由此而导致的结果是:政府数据治理中数据资源难以清晰辨别、数据价值难以有效发挥、数据权利的法律保障乏力乃至缺位。为此,在政府数据治理中,需要在搞清楚数据资源的多元类型、流动属性以及数据给政府带来的治理价值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各类数据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针对不同数据权利结构制定法律保护和救济制度,并提倡实施"数据新政",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的数据治理行为。
2021年04期 No.284 113-12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 ] - 李亿峰;郑雅静;郑传芳;
创新补贴是政府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其赋能创新的效力常被质疑。为此,评估创新补贴对农产品加工上市公司创新产出的刺激效应,同时检验创新补贴是否引发企业策略性地增加低质量的创新产出以满足政策规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创新补贴存在滞后效应后,创新补贴对样本公司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即能促进样本公司的专利申请总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增长。此外,从发明专利申请数的绝对量看,创新补贴不会导致样本公司单纯地策略性增加低质量的创新产出;而从发明专利申请数占比的相对量看,创新补贴下样本公司的确存在某种程度的策略性创新倾向。
2021年04期 No.284 125-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 ] - 陈梅婷;
社会性别的建构往往围绕身体这个媒介展开,男性通过改造和消费女性身体来支配女性。农业农村现代化对社会性别建构的影响是复杂和双向的:在福建省大岞村的社会性别建构中,一方面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结构性力量松动了传统的性别社会规范,被主体意识觉醒的女性利用来重建新的社会性别规范,使支配女性身体的方式从隔离、压制转变为鼓励、约束,但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以隐蔽的方式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现代商业文化和消费主义对女性身体的两次"物化"使过度关注身体和身体消费的女性受到批判,从而成为传统社会性别规范的"帮凶"。传统社会性别规范以一种米利特所言的最巧妙的"内部殖民"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坚固、持久,并且会灵活地转变运作的方式。
2021年04期 No.284 13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9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 ]
- 童萍;
整体性原则是贯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应当成为理解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原则。以整体性原则审视马克思正义观,可以发现秉持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的统一、事实和规范的统一、批判和建构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正义观的整体面相。坚持马克思正义观的整体性原则,对于我们促进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问题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021年04期 No.284 66-7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 ] - 蒋迪;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学界掀起了马克思《资本论》研究的又一轮热潮。但是目前国内对于《资本论》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对其价值维度的讨论而忽略了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科学性特征。这种解读方式极易导致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误读为一种单纯的革命动员理论,或者是一种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宣判"。马克思主义理论固然不满足于解释世界而是要改变世界,但改变世界的前提是要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理解为一种指导实践的"科学",而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宣言"。
2021年04期 No.284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 解学芳;陈思函;
5G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是颠覆性的,意味着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从"选择性个人"走向"整体融合"。5G+AI技术群推动文化产业在生产端、运营端、营销端、物理终端以及数据端实现全产业链创新。数据驱动、算力驱动、场景驱动成为5G+AI技术群主导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内在机理。在5G+AI技术群的影响下,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是新技术驱动下的动态调适,亟需通过文化生产智能化战略、文化运营智能化战略、文化营销精准化战略、文化业态分类跃迁战略以及文化创新扩散战略实现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新发展。同时,对于文化科技融合过程中的技术伦理问题也要保持审慎的态度,为5G+AI技术群主导文化产业创新规定合理的创新边界。
2021年04期 No.284 146-15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 ] - 杨以文;郑江淮;
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逐渐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而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通用技术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因此全国各地都在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属于高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知识性、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等特点。区域间的合作研发和创新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必然路径。全国各区域通过专利合作,可提高人工智能专利转化能力和研发能力,从而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从分地区层面来看,区域专利合作对不同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作用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作用效应最大的区域为西部地区,其次为中部地区,再次为东部地区。
2021年04期 No.284 158-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 ] - 邓微达;刘爱兰;王智烜;
文化是影响一国贸易的重要因素。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国与日本两国文化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中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现代传承,而日本文化则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独有文化。以探寻文化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出口的影响为目的,基于中国和日本2002—2016年SITC三位数编码出口数据建立引力模型,采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文化差异阻碍对外贸易的主流观点下,中国文化差异的阻碍作用小于日本文化,"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倡导的民心相通之路,日本应积极响应以降低文化差异的出口阻碍效应;而中国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重视中国文化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2021年04期 No.284 168-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陈雪;
控烟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发起,并通过国际组织向发展中国家传递。中国于2003年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进入控烟全球化语境之中。通过"外"与"内"的分析视角研究发现,中国烟草产业既对财政收入有着显著贡献,同时又带来公共卫生危机。这一矛盾使国家内部产生了针对产业的两种力量:一种是由非政府组织发起的民间控烟行动,与官方的控烟政策和反腐行动共同形成的抑制力;另一种则是由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和地方政策提供的保护力。在两种力量的交织作用下,中国烟草产业采取隐性和显性策略,维护自身发展。透过当代烟草产业景观的再造过程,有助于在价值观念全球化之下,清晰审视国家治理所积累的经验,以及面临的新挑战。
2021年04期 No.284 17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方碧姬;
基于2001—2018年G20国家面板数据,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分析中国经济自由度对G20国家经济发展质量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经济自由度的提升对G20国家的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显著。进一步考虑经济自由度分项指标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溢出效应差异,研究发现,法律结构与产权保护、货币政策合理性、对外交往自由度等方面的改善都对G20国家经济发展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其中,提升作用最大的是对外交往自由度,货币政策合理性次之,法律结构与产权保护的提升作用最小;劳动力与商业管制、政府规模的改善对G20国家经济发展质量的溢出效应具有异质性。
2021年04期 No.284 18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 ] - 周慧蕾;
从事实维度考察,学区划分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独立的公法行为特性。从制度维度分析,学区划分因内容上的结果性、效果上的外部性、对象上的特定性而具有可诉行政行为的法律特性。从价值维度衡量,学区划分不应适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听取行政相对人与利害相关方的意见并充分说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依据与正当性理由,是学区划分中必须要遵循的正当程序。
2021年04期 No.284 200-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赵刘洋;
由于土地征收纠纷持续出现以及可利用耕地迅速减少,国家十分重视对地方政府土地征收行为的监督。因"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意义,以及现有农地征收制度下行政的主导地位,不少基层法院对农地征收纠纷案件是直接驳回的。法院在土地征收中主要发挥辅助行政措施的功能,既防止土地征收中出现过度专横的行为,实质上又给予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政策一定的正当性依据。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需要更加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共享之间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需要基层法院认真对待农民合理诉求,提高基层法院判决公信力。
2021年04期 No.284 209-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 ] - 张沁兰;方宝川;
明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琉球国,琉球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杨载入朝贡方物,此为中琉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之嚆矢。尔后的洪武至永乐年间,明廷遣使谕赐琉球与册封琉球国王、琉球国朝贡明廷、琉球国派遣"官生"入学南京国子监,与"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等一系列中琉交流史事,奠定了封贡体制下中琉宗藩关系的政治基础,构成了中琉关系的基本内容,对明清两代中琉关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1年04期 No.284 218-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宏辉;
词在平安时代早期就已经东传至日本,但当时日本宫廷文人的唱和之作并不具备词体意识,仅仅是仿作填词的文字游戏。日本词律学肇始于平安朝中期,历经草创期、发展期、确立期、分化期等发展阶段,对词的认识也经历了从乐曲歌体、词体格式、词谱著作到词律译介与研究的发展脉络。日本词律学既依托于中国词律学,又融合其民族文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梳理日本词律学的演进历程,从词律学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日本词律学,对词律学的发展是有启发意义的。
2021年04期 No.284 230-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邹志勇;麻海燕;
齐硕姆在心身问题上反对"心身同一论"和"实体二元论",主张"属性二元论"。其"部分学的本质主义"理论指出了人不等同于其"接续之是"的身体,而具有其身体所不具有的一些整体和内在的特征,从而反驳了心身观上的物理主义观点。其"副词理论"驳斥了心身观的"实体二元论",否定了现象是对象的形式或本质的观点。但他对物理主义和"实体二元论"的批判并不彻底,存在着局限性。齐硕姆的心身观提出了一些著名理论,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2021年04期 No.284 238-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