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社会历史辩证法思想释义An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Dialectics in Das Kapital
付文军;
摘要(Abstract):
马克思以科学的辩证分析范式闻名世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马克思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复杂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种“批判”是以“经济事实”为基本定向的一种实质性批判。聚焦于“劳动和资本”这一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马克思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性阐释。通过对劳动的辩证阐析深掘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直观地呈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动力,通过对资本的理论解构展开对资本主义经济运作规律的彻底批判并书写了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逻辑。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述说了人类社会形态渐次更替的系列要素及其辩证运动规律,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指明了方向。《资本论》的社会历史辩证法通过对“劳动之谜”“资本之谜”的学理解析而有效地破解了“历史之谜”,继而建构了积极回应时代之问的“历史科学”。
关键词(KeyWords): 《资本论》;唯物史观;社会历史辩证法;文明形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社会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1CKS030)
作者(Authors): 付文军;
DOI: 10.13658/j.cnki.sar.2022.06.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1页。
- (1)黄志军:《辩证法的当代复兴——近年来国内辩证法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12年第6期。
- (2)④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10、8页。
-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页。
- (4)Jon Elster.Making Sense of Marx.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p.37.
- (5)米夏埃尔·海因里希:《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资本论〉导论》,张义修、房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22页。
- (6)B.M.梅茹耶夫:《我理解的马克思》,林艳梅、张静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3页。
- (7)⑤⑥⑦⑧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02、540、527、612、598、612页。
-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586页。
- (9)B.M.梅茹耶夫:《我理解的马克思》,林艳梅、张静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3页。
-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3页。
- (11)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363页。
- (12)米夏埃尔·海因里希:《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资本论〉导论》,第1页。
- (13)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似自然性、物役性批判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93页。
-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19页。
- (15)⑨ 孙正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71-72、72页。
- (16)毛勒堂:《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及其当代启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 (17)俞吾金:《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 (18)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54、55、55、57、57、57、55、74、90、872页。
-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6页。
-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56-157页。
- (22)⑥⑧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11、582、217-218、250页。
- (23)周嘉昕:《“物象化”“物化”还是“对象化”?——从思想史和马克思文本出发的理论选择》,《哲学研究》2014年第12期。
- (24)罗伯特·C.塔克:《卡尔·马克思的哲学与神话》,刘钰森、陈开华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09页。
- (25)②③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51、271、271、359页。
- (26)毛勒堂:《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及其当代启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 (27)刘同舫:《马克思唯物史观叙事中的劳动正义》,《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
- (28)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 (29)普雷德腊格·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第1卷,李嘉恩、韩宗翃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0页。
- (30)罗伯特·C.塔克:《卡尔·马克思的哲学与神话》,第202页。
- (31)马科斯米里安·吕贝尔:《吕贝尔马克思学文萃》,郑吉伟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71页。
- (32)何萍:《资本自我否定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基于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 (33)②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180、180、486页。
-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59页。
-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 (36)⑦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24、627页。
- (37)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6、178页。
- (38)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9、93页。
- (39)④⑤⑥⑦⑧⑨(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384、384-385、397、396、397、388、390、405页。
- (4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278页。
- (41)付文军:《论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逻辑——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批判性考察》,《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5期。
- (42)② 王峰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内在逻辑和方法论基础》,《哲学研究》2021年第2期。
- (4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
- (4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1-522页。
-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07-108页。
- (4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 (4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929页。
- (48)②⑤⑦⑧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74、10、874、18、34页。
- (49)巴弗莱·贝斯特:《马克思与资本形成的动力学:政治经济学的美学》,张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79页。
- (5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1028页。
- (5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2页。
- (5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 (5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 (54)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页。
- (55)B.M.梅茹耶夫:《我理解的马克思》,第23页。
-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4-145页。
- (5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2页。
- (58)陈先达:《历史与历史的书写》,《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